「台灣國」郵票事件始末(四)

治國“民心”才是根本,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國家,最主要的條件是擁有快樂的人民,如果人民看不到願景與出路,如何對這個國家產生認同,如何在這裡安身立命?一個國家所發行的郵票圖案,往往是該國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名勝、動植物、偉人名人、風俗禮儀等,在一定程度上体現發行國的形象,因此郵票又被稱為“國家名片”。上大民營郵票顯現四個主題,現在介紹第三個主題“孤傲的耕耘者”,我們傳承先民吃苦耐勞的精神,畫家的彩筆就是時代最好的見證,所孕育出的歷史和文化就在其中,希望我們將來不會困在這個孤島“抑鬱而終”!

農夫與世無爭如“頂天立地”的大丈夫,今天滴落土壤的汗水,將是明日收割的果實。他們的辛苦沒有人明瞭,為了家人的三餐只好努力的耕種,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豔陽高照,都得辛勤的下田工作,這首《農村曲》歌謠記錄台灣的民情生活,實實在在的表現出農人的辛苦,農夫是勞動階級原本沒有“出頭天”啊!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實行「三七五減租」先使務農者一家人能溫飽;1953年「實施“耕者有其田”條例」,使“窮人翻身”佃農(以租種土地為生的農民)脫離赤貧,後來產生許多賣田地致富的“田僑仔”(暴發戶),農地改革成就了台灣立國之根本。

1988年當政治轉換時本土運動興起,解嚴後要求自主的「台灣意識」即台灣的主張,人民挑戰政府要求改革,真正成為台灣社會變遷過程的重要標記,由一場農民請願所引發的街頭暴亂,備受壓迫的農民與民進黨、大學生、社運團體的集結遊行,「五二O事件」台北街頭“烽火”四起,街頭運動風起雲湧勢不可擋,啥米攏不驚“向前走”!政府出動鎮暴部隊棍棒石塊齊飛,示威群眾丟汽油彈火燒鎮暴警察與警車,造成數十人受傷送醫,使這一天成為台灣反對運動的重要標竿,風雨平息後的台灣已開使銳變,草木將會在島嶼的土地上開出美麗的花朵!

台北市長馬英九2001年8月1日曾說過:台灣要走出去,最好靠藝術,這點從他訪問過幾十個城市,與當地首長見面的第一句話時,都提到要交換藝術家的現象可以印證。台灣不怕沒人才,怕的是沒有識貨的人!台灣曾流行一句話:「我們不缺人才,只是人才沒舞台。」“國民黨”政權在台灣長時間壟斷政治資源,正是壓制“寒門人士”不讓他們出頭的政黨,真正的藝術家和真英雄一樣,非常的寂寞孤獨,歷史最終必將還其公道。孤圖如“君臨天下”般地威風澟澟,背後所隱藏的故事,就是等待黎明、等待希望,用文字、符號、畫面來表達「台灣精神」圖像,表現出勤勞儉樸、堅忍不拔的立國精神。

台灣先民渡大海,入荒陬,以拓殖斯土,想給後世子孫建立一塊幸福樂土,每個人終將歸於塵土被掩埋,為什麼不趁活著時給後人留些寶藏?“藝術家”總帶有幾分革命家的熱情,還得有點硬骨頭才行,再大的困難打不倒一個有毅力、肯奮鬥的人(耕耘者),孤傲挺立的小國寡民,主人翁是一群平凡潛藏於各階層的“草根人物”(草根階層指的就是基層群衆);他們想法很單純,心願也很簡單,卻都有個“共通點”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。從凡俗生活中萌發出來的渴望,是怎樣一點一滴地滋養了對美術的堅持,在情感上的難堪與辛酸,可以用藝術表現在畫作中。

結論:流下眼淚播種的,必歡呼收割。我們享受前人努力“耕耘”的結果,也必須盡情“播種”留給子孫。引用江明樹的詩作為結束《黑手畫家──給李桐嘉》:「在胸臆間翻攪得波紋,糾葛在港都戲院前。昔日的大標語油漆未乾,那熙攘的夜市與反共旗幟;漂浮著各種鄉愁的腳印,你的自畫像典藏我的影子。詩與畫 同時空的藝術投影,而窄窄長長瀨南街;走到愛河的出口處,竟是更浩瀚的海洋。」當一位腳踏實地的耕耘者,以誠為本深耕台灣即“台灣精神”!德不孤必有鄰,您甚至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他的影子,你我也可以是“孤傲的耕耘者”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