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6的文章

〈成窯雞缸杯辨偽秘訣大公開〉

圖片
這是一座寶山、還是垃圾山? 在“文物界”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,未來發展會如何沒人知道,但卻有“無限”可能!是真“寶物”就一定具有其永恆價值,很多人不敢確定或不敢承認,這是他不瞭解歷史和真理的價值。 “識貨”是行家的特質,好的收藏家“眼光”銳利,知道什麼東西才是最珍貴的,所以說:「行家一出手,便知有沒有?」 如何鑒賞中國彩瓷之聖杯“明成化鬥彩雞缸杯”?古董瓷器若屬真舊物者不難辨識,出現釉亮如新的雞缸杯,未加鎏金又未曾使用過的“庫貨”要如何鑑真辨偽,可從下列四方面審定真假: 一、真品為手工拉坯製作,口沿外撇幅度較大,器型也較小較矮,高約 3.8 公分口徑 8.0 公分左右,仿製品壓模製造則略大,高 4.0 公分口徑 8.2 公分左右。 二、“大明成化年製”正官窯款識青花下沉,摹寫偽作青花漂浮較明顯未下沉。 三、到代成化的雞缸杯,在臥足胎釉交接處的特有表現,有一線非常漂亮刮削痕跡,偏釉層處有淡淡的火石紅 ( 不是每個都有 ) ,這是自然生成的並隨著歲月而加深。 四、“姹紫”點彩注意其提筆後會產生毛躁的鐵疙瘩,現代雖然可仿其色但無法做出此現象。

〈高麗青瓷棒槌瓶造型仿汝窯〉

圖片
投資具有國際身價的中國官窯瓷器,特別是陳設藝術品 ( 立件 ) 是我的最愛,收藏高檔汝窯花瓶也屬於文資保存範疇;看看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的國寶, “ 12 世紀高麗青瓷棒槌瓶”高 14.3 公分,造型是不是很像此對元祐元年( 1086 )的“ 北宋汝窯天青色棒槌瓶 ”高 17.2 公分(圖1-3),長頸中間有一明顯的接痕,由汝州清涼寺張家窯燒造。

〈文心雕龍元祐紀年銘文具組〉

圖片
「文物」投資是繼股市、債卷、基金、房地產和黃金之後,成為重要的投資選項,尤其是中國官窯瓷器的抗跌性也比較強,收藏家優先選擇怎樣的標的物(指藝術品),就成為了一門重要的投資課題!賺了這麼多錢總要留下一點作為家族遺產,拿什麼「傳家之寶」給子孫能夠保存萬萬年?車子、房子都有了卻都是“損耗品”,只有“細軟”文物能隨著歲月流逝不斷增值,這筆巨大的財富 ( 動產 ) 可以遷移到世界上任何國家,而企業和房產是不能遷移的。所以我將 75% 的資產用來買瓷器, 至今買進北宋汝窯約 150 件,其中又以精美的“文房用具”最讓我喜歡! 宋哲宗元祐紀年銘文房用具中,「文心雕龍」汝窯天青釉筆筒 ( 圖 1-2 、圖 3 瓜瓣水盂、圖 5 菱花口筆洗 ) ,這是目前中國陶瓷史上首次發現的筆筒,我一個人就收藏了四件,實物可證北宋時代已經出現汝官窯筆筒為最早,目前僅知後有成化窯燒造鬥彩龍紋筆筒。

〈幽蘭神采國瓷之醉成窯青花〉

圖片
成化窯除前期官窯青花瓷仍可見使用進口的 “蘇渤泥青”,源自蘇門答臘和南渤利國 ( 現代印尼蘇門答臘島 ) ; 《大明會典》卷 105 記載:「蘇門答臘國……,永樂三年( 1405 年)……,遣使朝貢。五年至宣德六年屢遣使朝貢…,十年複封其子為王,貢物有石青、回回青。」 這種鈷藍料屬“高錳低鐵”,發色濃重沒有鐵鏽斑點,有濃淡層次和黑疵結晶斑 ( 圖 5 ) ,與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,但沒有後者“鐵鏽斑”那麼濃重,這是鑑定成化早期釉下青花發色的準則。“成化窯青花葵花紋玉壺春瓶”高 22.6 公分 ( 圖 1) ,成化青花瓷器的釉面就多數泛青,釉質肥厚白中透青俗稱“亮青釉”,與潔白溫潤的胎釉和纖細的紋飾相襯,顯得分外清麗脫俗,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調表現得最為突出。

〈歲寒三友成化窯獨有天字罐〉

圖片
“天字罐”為成化典型器,因底部用青花書寫有「天」字而著稱。它口大頸短,肩部渾圓腰下略收,器腹有松、竹、梅三幅畫,以紅、黃、綠、藍、紫和姹紫在白胎上彩繪,器蓋的紋飾與器身相襯。 成化窯早期青花鈷料部分採用進口的“蘇青”,發色幽 藍深沉有暈散現象 ,與 晚期使用“平等青”鈷藍料呈色效果不同。 註釋: “蘇渤泥青”屬高錳低鐵的一種青料,源自蘇門答臘和南渤利國 ( 現代印尼蘇門答臘島 ) ; 《大明會典》卷 105 記載:「蘇門答臘國……,永樂三年( 1405 年)……,遣使朝貢。五年至宣德六年屢遣使朝貢…,十年複封其子為王,貢物有石青、回回青。」

〈歲寒三友成化官窯鬥彩梅瓶〉

圖片
“ 明成化鬥彩三友梅瓶 ” 通高 28.2 公分 ,瓶体瘦長彩繪松、竹、梅呈現三個面向,與出現在天字罐上歲寒三友構圖相同,釉層肥厚如新非常漂亮! 明代帝王宗室、達官墓中均用瓷梅瓶當明器隨葬,反映了明代上層貴族的喪葬禮俗,與漢人的信仰有關,成了身份顯貴的特殊標誌。 ( 谷歌系統出現障礙,每行文字被截斷不全,對電腦操作本人還是個低能兒,請看倌們見諒!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