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4的文章

〈敬畏堂主人創制若深甌審定〉

圖片
「審定」是一種反覆推敲的過程,真的?假的?兩方攻防…有人“懷疑”可能不是真的!真文物會自我揭露不可說的機密,等待“有緣人” ( 知音 ) 前來相遇 ( 一等就是 300 年 ) !戀物收藏成癖又稱“習癖” (Fondness) ,指耽溺文玩古董具有熱情者,可視其為與人生一切事物同樣真實的人。鑑藏家 「鑑」定真偽、「賞」析好壞,我會依循自己的“直覺”做出判斷;一般投資人大都著眼於珠寶、股票、房地產的保值,卻忽略了“鑑藏風雅”對我們心性的影響,這是古人比我們優勝的地方,而“庸俗市儈”大都不能稱為鑒賞家或收藏家。 “若深珍藏”茶盞賞玩要旨, “獨啜得神,對飲得韻,三人得趣” 之工夫茶飲增添了無盡的歷史文化內涵。中國瓷品工藝慕古追遠之風,始於宋而臻於清,康熙青花瓷是中國陶瓷藝術史上的一個巔峰,典型 “ 康青”繪畫重丹青渲染,色分多層次呈色如翠毛藍之類,筆細毫髮自由揮灑水墨淋漓,這種至純至美的“康熙藍”,有唐代的審美風尚令人嘆爲觀止,到康熙晚期以後忽然芳蹤遠逝,而“若深珍藏”款茶器更是當時民窯青花瓷的楚翹。相關文物涉及有很多不同的史料,見《中國陶瓷繪畫藝術史》都被規範進工筆山水畫的法度之中。若深珍藏茶盞的杯與蓋上繪圖案一致,似如此精采的青花人物畫茶盞僅有一只,為敬畏堂主人專用,另有茶客杯“三”只為招待眾友時持用,青花加繪紅果均為其時代風格特點,總觀後仿“若深珍藏”四字書法功力相差甚遠。 “文人畫"乃中國繪畫中特有美學,文人畫亦稱“士人畫”有故事的真相和內涵,最早 出現於北宋時代,最直接的契機是蘇東坡等一批文士的介入, 依蘇軾的見解謂:藝術上的最高境界常在“鹹酸”之外,即超越感情的具体形象之外。若深甌上左邊是蘇東坡、右邊是黃庭堅與佛印和尚 ( 手挽袈裟 ) 構圖即是《三酸圖》啊! 一個人活著時若無奇聞軼事可以回味,並在死後繼續流傳,便容易在歷史上銷聲匿跡,被後代子孫徹底遺忘,絕大多數人的命運皆是如此!追本溯源藏身於“知識之樹” ( 菩提樹 ) 後的故事人物富有趣味性,而蘇東坡正是中國文人的代表,可寄託思想以供玩賞。 蘇東坡剛開始時真的不信佛法,醉心功名,但佛印一直不離不棄地追隨左右,苦心勸化點悟於他。自身的親身遭遇,加上佛印的不斷勸化點悟,蘇東坡終於醒悟,不但深信“因果輪迴”之說;蘇軾 (1037-1101 年 ) 字子瞻前世是一“ 修行僧人 ”,故號

〈敬畏堂主人創制若深甌考證〉

圖片
將齋堂號名和清供珍玩之類燒在瓷器上,作為私家藏瓷之標誌,故又稱“私家藏款”, 最早出現 於清康熙朝,杯底書有“若深珍藏”、 “敬畏堂製”名號精品瓷款識,由於堂號款歷年久遠可綿延數代,釉色至後期或多添品種,據 1906 年清官陳瀏於《陶雅》所載,署敬畏堂製之器器具多系豆青。 “若深珍藏”青花瓷茶盞一套四組 ( 含蓋、杯、托三件 ) ,是否為康熙年最早的“原創”若深茶盞型式?吾所見含蓋、杯、托三件式茶盞,官窯始見於雍正到乾隆後才較多,一套四組為同一爐燒造的作品,為何只有一只畫青花人物圖的書“若深珍藏”底款,另三只繪青花釉里紅山水畫的書寫“敬畏堂製” ( 圖 2-3) ,其中又有何緣由耐人尋味!? 因為過去沒有人看過此組茶盞實物,現在審定是否到代 ( 康熙 ) ?可從型制、氣泡和青花發色 ( 舊稱“康青”又稱翠毛藍或寶石藍)等來判斷,或比較同時代燒造的康熙青花釉里紅瓷器都可以得到答案 ( 註:釉里紅為丹砂非常用的氧化銅呈色劑 ) 。「考證」講究的是利用文獻資料反覆推敲,筆者此回不用考證法,而依據同出實物見證來辨別、鑑定及審定文物真偽 ( 作品年代 ) 。中國文人雅士偏愛“淡泊明志”的追求,瓷器上的水墨畫 ( 文人畫 ) 工藝精湛,名士隱居山林在大樹下談什麼 ( 取的是三酸圖輪迴故事的典故 ) ?閱覽真文物和結交“知音”朋友一樣,是可遇而不可求“機遇”,感謝同好藏友讓我在此發表鑒賞心得! 人生必會留下走過的痕跡,故一套四組文物同時被發掘出來時 ( 圖 1) ,吾即可大膽推斷 “若深”者乃敬畏堂第一代主人也! 根據個人觀察發現“若深”形制並不一致,清代早中晚期除各年代款寫款均不同, 在文學作品裡,像 “詞海拾貝, 靜水若深 ”和“ 君心若深 ,夢也闌珊” 等詞句亦是屢見不鮮。清代景德鎮的工匠製作“若深杯”基本型都採用“闊口”而“底平”,至清中期“若深器”去掉蓋和底托只剩杯子,到清晚期瓷胎仍保持“白地藍花、底平口闊”等特點,杯子變小直徑 5.5 、高 2.5 公分的外型,繪樹石小船山水人物飛鳥等物象,畫面雖小場面卻不小境界亦開闊,“寒江獨釣”乃晚清瓷器繪畫的特徵。 ( 中 ) 相片:圖4.景德鎮新仿若深珍藏茶盞敬畏堂製。

〈敬畏堂主人設計若深甌原型〉

圖片
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所遺存下來的「文物」也最多,反映中國自遠古至今的輝煌成就,僅說陶瓷一項已讓外人不勝仰慕!現階段更應加強“文物研究”探索未解謎團,孔夫子早在兩千年前就已感嘆說過“文獻不足徵”!此回又針對“若深”甌發表個人觀點,吾非學院專家研究文物可不受設限和規範,解讀就是高級“推理”加入聯想力,試圖辯正、考證、分析的「論證」方式,自成“一家之言”僅供參考! 若深杯追本溯源最早見於清康熙年間,文字資料見 1851 年 ( 清咸豐元年 ) “杯隱”所寫的古陶瓷專著《杯史》,書中明確記載:「本朝器……抹紅碗、若深杯、雕龍杯」。民國許之衡《飲流齋說瓷》云:「若深珍藏為康熙製品,又有略園、荔莊、明遠堂、百一齋等,皆乾隆間製品。聽雨堂、惜陰堂乃道光製品,其主製者未詳……若深以小品茶杯為多,或謂製者乃一嗜茶雅士也。有不書若深而書一玉字者,亦是同一人所製。」而稍後趙汝珍寫的《古瓷指南》,則把名噪一時的“若深”歸入帝王名室款識,以上推斷均有待進一步考證。 2014 年 11 月 23 日我請北部藏友開車去取網拍新購的四塊花磚,同好無意間秀出手機中一款“若深珍藏”蓋杯 ( 圖 1.2.3.) ,請示是否為真品及有到代康熙嗎?我回答說憑款識寫法與青花下沉,應屬清代產品無誤,尤其是 將“深”左邊三點水寫成兩橫一豎似“王” 字旁,心中霎那間靈光一閃…,“若深杯”在工夫茶器具中之重要,是否就是最早的“若深”甌實物?吾這回又要破解一樁陶瓷史懸案了,於是遂請友人將其十年前得到的四組蓋杯,次日全數帶來以便“上手”詳細審查鑑定,為方便藏友學習辨識真贗品間的區別,又拍攝新仿兩組 ( 三件式 ) “若深珍藏”蓋杯 ( 圖四 ) 青花飄浮未見下沉 , 若深“珍”藏文字書寫完全仿寫自原型。 古代陶瓷研究不同於一般歷史研究,有些沒有可供參考的文獻資料,可依同出實物相互比較是為見證 ( 互相印證 ) 。 2005 年陳香白新版著述《潮州工夫茶》特意加入了“深琛之辨”一節,並說明原因有三:其一是古代陶瓷產品書款者,多屬工匠(尤其是民窯),並非專業書家,偶或 將三點水寫“手牽手”的,抑或由於筆跡漫渙,燒成後看來倒更像“琛”字。 其二是仿製品錯了,後仿者“照搬”導致以訛傳訛。其三是由於“若深”名氣大,所以也不排除造假者故意用形近字“琛”來魚目混珠的可能性。包括當代工具書《中國茶

〈閩式功夫茶具和若深杯賞玩〉

圖片
中國茶道最為講究的恐怕要算“功夫茶”,《清朝野史大觀》載「中國講求烹茶,以閩之汀、泉、漳三府,粵之潮州府功夫茶為最。」功夫茶大都是閒情逸興烹飲或作為待客的禮節,故有“閑來細品功夫茶”無茶不成禮之說。“功夫茶”除講究茶葉與泡茶之法外,還非常講究泡茶的用具,如連橫所述“若深小盞孟臣壺,更有哥盤仔細鋪”,即泡工夫茶的三件最主要的茶具:孟臣砂壺、若深甌(小薄瓷杯)、哥窯茶盤(清代景德鎮仿古瓷盤);復古懷舊本來就是時髦的一環,清代前期就熱衷仿古窯名瓷,特別是從雍正開始,御窯廠就不記工本的從事仿製汝、官、哥、鈞等名窯瓷器。吾收藏此盤為白胎非黑胎紫金土,是清初雍、乾兩代仿燒宋哥窯百色碎器,產品有 5 個或7個 支釘鑲金銅邊( 見圖示),而晚清至民國時期仿哥釉則無支釘。當年的宜興的“孟臣”款朱泥壺、景德鎮的“若深珍藏”款青花小杯都是訂做的,都“貴如拱璧”,就不必說哥窯茶盤了,當時都是非常貴重的器物,若非達官貴人或富商人家是賞玩不起的。 品茶工夫最先出現在,使用傳統的潮州手拉壺,採用最原始轆轤為生產工具,通過手工技藝的擠、壓、拿捏製作而成,有強烈地方文化色彩。注重烹泡的技術性和品啜的藝術性,泡沏技法大致有“高山流水”、“關公巡城”、“韓信點兵”等。 據靜參道士所說泉州、廈門人以名種為工夫茶也一致。閩南安溪茶與閩北武夷岩茶,這南、北兩種茶的製作之法,都屬“工夫”茶製法; “工夫”茶亦即指武夷岩茶中的佳品,茶名分四種有小種、花香、工夫、松蘿諸名。清雍正十二年( 1734 年)刊印的陸廷燦《續茶經》記載:「武夷造茶,其岩茶以僧家所製者最為得法。」又有《續茶經》引《隨見錄》說:「武夷茶,在山上者為岩茶,水邊者為洲茶。岩茶為上,洲茶次之。岩茶,北山者上,南山者次之。南北兩山,又以所產之岩名為名,其最佳者,名曰 工夫茶 。」以上為閩南“工夫茶”最早的文獻記載。 以台灣老一輩泡工夫茶,在 1970 至 1980 年臺北橋下可流行,由小販挑著擔子午後才出現, 1976-1977 年間吾曾受鴿友邀約前去品嚐,閩南老人家愛飲工夫茶可窺一般,二至四人聊天“會飲”四杯剛好,朱泥小壺聚熱揚香是泡烏龍茶最佳首選,濃濃的茶湯色黝而味焦,配合小杯飲用,同時點些疏食小菜和魯味。潮汕人呷茶講究“趁熱”品啜,因為茶沖泡好若放久則香味殆盡,茶水一經斟入杯裡應乘熱而飲,端起茶杯先嗅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