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6的文章

〈瞞天過海帝陵寶藏大舉攻台〉

圖片
帝王陵墓寶藏情報 ( 文字略 ) ! 總之不可說穿,您自己看吧!

〈揭開三秋杯神秘面紗三部曲〉

圖片
目前存世“三秋杯”有成化、雍正、乾隆等朝作品,以成化一朝最為豐富和名貴,口徑有大小區別,還有的一種三秋杯做成“不倒翁”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《成化三秋杯》高 4.3 、口徑 6.8 、足徑 2.6 公分,本人所藏“明成化窯鬥彩三秋杯” ( 圖 1) 高 4.6 、口径 7.3 、足径 2.6 公分,從胎体看是“肉紅色”即由麻倉土所造,蝴蝶翅膀有上黃彩、綠彩、紅彩或覆紫彩,蝶翅所施紫彩即所謂“姹紫”或“差紫”,其特點是色濃而無光,為成化鬥彩所特有,是後世仿品所不能及之處。 當年收藏大家孫瀛洲用四十根金條換大明三秋杯,現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,故宮專家呂成龍說:「 成化鬥彩瓷器在用彩方面很有特點,比如說它黃紅紫綠並不是一種顏色,在運用上,比如說有鵝黃、薑黃,紅有棗皮紅,還有一種鮮豔的紅色,彩料是比較豐富的,所以表現起物象比較得心應手,另外成化鬥彩當中還有幾種比較特別的彩,比如說有一種叫“姹紫” ( 差紫 ) 的礦物彩,這種彩料可以說前無古人、後無來者,是空前絕後的一種彩, 它的特點就是彩比較厚,很像“ 鐵疙瘩 ”那種感覺,它是一種褐色的彩,沒有光澤,這種彩直到今天為止也沒有人能仿出來。」 三秋杯如此名貴,倒成了故宮器物部主任呂成龍的負擔,他曾向孫洪琦坦露,自己不願觸碰這個常人難得一見的珍品,每次搬動時都如臨大敵,汗不敢出,生怕一不小心毀了國寶,就此“丟了飯碗”。文物鑒定大家耿寶昌對三秋杯的評價是“無與倫比”。而前上海博物館的館長、著名瓷器鑒定專家汪慶正的論斷更是驚人:「此杯若是拿到市場上拍賣,起拍價至少是 5 億美元 ( 應是口誤 ) !」其實汪老想表達的意思成化斗彩三秋杯乃是“無價之寶”! ( 下 )

〈成化青花釉里紅鎏金三秋杯〉

圖片
最近發現網拍上有賣“明成化青花釉里紅三秋杯”新出土真品, 燒造“釉里紅”瓷器難度很高,發色不容易掌控故成品率極低 ,原因是在窯爐中“火候不足”會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,溫度過高“銅離子”便會揮發不見,呈現特有的飛紅或退色現象,燒製成功的數量可謂“鳳毛麟角”!明代“御窯廠”工匠再將完美的作品挑揀出來,描畫上“金釉”經過兩次入窯燒成後,作品才能呈獻給皇帝為何如此麻煩? “明成化窯釉里紅描金三秋杯” ( 圖 1) 高 4.2cm ,口径 7.1cm ,足径 2.6cm ,據網拍賣家說這個描金杯子“只有一個”就是圖片上的原物,真品杯內有“土咬”嚴重的土蝕痕 ( 圖 3) ,土銹呈黃色帶點“淺紅色”有自然分布的層次;我用“檸檬酸” ( 食品添加物、調味劑 ) 加水浸泡,浸泡兩三天只除去部分黃色汙垢,難看的痕跡已嚴重破壞釉表自然洗不掉! 成化三秋杯被譽為“舉世無雙、有獨無偶”並非事實,據我調查最早的三秋杯原型,原是喝葡萄酒的杯子,上面用“釉里紅”畫葡萄藤口徑也略大,是 成化皇帝三十五六到四十歲在人生最安穩的年紀中,在這個年齡已經積累不少生活歷練,又遇上好“機遇”就像金秋菊一樣,在原本不是花季的時節綻放!即是“猶如金秋菊迎秋放”的意思,這種小酒杯主要繪寫秋天庭院或花園中的小景,因秋季一般歷時三個月,又分初秋、仲秋、晩秋三個秋,描“金”等於是指“秋”的顏色及植物的豐收 ,構圖以三朵菊花迎秋放 故稱“三秋杯”,由蝶戀花蜕變成“獨步天下”的成化逗彩 ( 鬥彩 ) , 本人這次以“實物佐證”解說鬥彩的創新過程,並揭開了三秋杯的神秘面紗! 朱見深自身是一個弱勢又內斂的皇帝,喜戀過去的歲月和戀母情結,兩歲開始就由萬貞兒帶著長大,幼年時先被叔父搶去皇位,太子位又被廢,練就一番“隱忍”卻時時伺機而動的性格,在他最落魄“蟄伏”的時候,萬貞兒一直用心守護在他身邊。 《明史》中記載:「帝每游幸,妃戎服前驅。」說憲宗每次出游,萬貴妃總是戎裝侍立在旁保護。據沈德符在《萬歷野獲篇》中記載:「妃怒撻一宮婢,怒極氣咽,痰涌不復蘇。 … 訃聞,帝不語久之,但長嘆曰:萬侍長去了,我亦將去矣。」 也就是說萬貴妃死後,憲宗很長時間沒有說話,僅長嘆說萬貴妃走了,我也快要死去。總之,憲宗真有某種心理或人格障礙,唯對萬貞兒特殊的依戀,故而離不開這個女人,他生活若沒了她的支撐,他的世界也將潰然

〈慕古之情成窯鬥彩愛戀成痴〉

圖片
“鬥彩”瓷創燒於成化時期,是由宣德青花五彩發展而來,它以紋飾新穎,色彩淡雅而名重於世。 2016 年 4/12 下午主人化身福爾摩斯在麥當勞驗收成化鬥彩三秋杯 ( 圖 3) ,確為真品無誤,我與華生平分每人各得一對 ( 兩只 ) 。獨步天下的“成化窯鬥彩三秋杯” ( 圖 2) ,後人認為成化的瓷器帶有女性的陰柔美,不像他的先祖永樂、宣德那般豪放、粗獷,除了成化帝的敏感性格以外,有人推測像三秋杯這樣的鬥彩小件是萬貴妃的喜好;華生說還是不明白把這小杯說得如此神奇,答案在成窯五彩第五色“姹紫”! 這要從 《紅樓夢》 41 回喝茶的講究說起,賈母帶著來作客的鄉下老太婆劉姥姥,逛到大觀園櫳翠庵,妙玉迎接到東禪堂奉茶,端給賈母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小茶盤,盤子裡放一隻杯子是「成窯五彩泥金小蓋盅」。 她用成窯鬥彩這樣昂貴稀罕的杯子奉茶給賈母,作者曹雪芹還特別強調其他眾人所用的杯子,只是一色「脫胎官窯甜白釉蓋碗」,如此大家矚目的焦點便是那一只成化窯的泥金五彩蓋盅。妙玉是帶髮修行出家人,似乎對人間一切都未斷念,很難想像一個尼姑帶著這樣的珍品在修行,也就是世俗常常嘲笑的「六根不淨」,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嘴舌、身體、感知還有 諸多放不下的眷戀? 賈母喝了一口後,交給劉姥姥要她嚐一嚐,劉姥姥一口喝光,跟賈母說“好是好 就是淡了些”再熬濃些更好了,作者直寫出農家老婦本色,鄉下人勞動口渴飲大碗粗茶。但是看在妙玉眼中,心愛之物被一個“鄉巴佬”的嘴巴給玷汙糟蹋了,可以想見有潔癖的她內心一定會不舒服。因此等小尼姑收回杯子時就喝令,那成窯的茶杯別收了,擱在外頭去罷。賈寶玉知道成窯杯的市價昂貴,但他更惦記著一個鄉下窮老太婆生活的艱難。若她嫌杯子髒不要了,覺得砸了可惜,就為劉姥姥求得那隻杯子,賣了它窮人家還可以度日。妙玉雖同意卻說了句:是我沒用過的,若是用過,就是砸了也不能給她。 成化窯五彩 ( 清代改稱鬥彩 ) ,是明代宣德、成化年間官窯精品,是先在胎底上描繪青花色,高溫燒造,釉上再用五彩裝飾,低溫二次燒造而成,這是明代景德鎮御用陶瓷工藝登峰造極的產品,在當年就已經價值萬金。 釉下青花有文人的淡雅,與釉上五彩豔麗貴氣,若再加上泥金描繪就更是璀璨耀目 ( 圖 1-左) 。每次看到妙玉本來要“砸”杯子就會心裡一驚,因為最近一次香港拍賣成窯五彩「雞缸杯」,出價就是 2 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