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3的文章

〈大龜文頌〉

圖片
〈大龜文頌〉 2007-05-08 文化戰士田野調查,耆老領路深入秘境。 山路崎嶇危哉斯嘆,一腳踩空足以魂斷! 荊刺紋身芒草刮臉,任何險阻勇士不懼。 日正當中當我歸來,大武山靈還記得我!   原始密林祭壇陰森,立足壇場呼喚聖山。 野性土龍增我內力,震天獅吼召喚祖靈! 走出遺址排灣聖地,濃霧白煙彷如追兵。 祖靈之門見證盟誓,保護斯土美麗之島!   相片: 1. 2007 秋獵大龜文山大野豬頭顱骨,這頭超過百斤的“山豬獸首” ( 獸靈 ) 現成了吾人收藏紀念物。 2. 2009 年山豬英雄孔德勝內獅七里溪捕獲 136 台斤的“山中霸王”。

大龜文秘境踏勘探險(三)

圖片
相片 11. 邏發尼耀家屋遺址,後上方是烘芋頭的大灶。 12. 羅氏家屋神龕 10 : 30 延著部落中央步道往下走去,抵達大股頭目羅旁尼繞家屋遺址,在道路右側十餘公尺處斷裂崩塌的牆垣,即羅氏“龍興之地”只剩殘破又凌亂的石板,舊家屋後室基地仍保持完好,家屋後室二層台式置架上方有崁入涵洞一個 ( 神龕 ) ,是大頭目家傳寶物青銅刀與刺球放置處,台前置物架是擺放古陶壺的地方。 10 : 40 開始丈量因前室消失故長度無法測量,寬度比日本人畫的縮小比率圖,還少兩至三公尺 ( 註:關於羅氏家屋另有專文研究探討 ) ,左外側牆邊有一豬圈圈養山豬,約 2X3 公尺圍起來的石牆仍保持完整,平常可當廁所使用,家宅養豬。羅氏家屋後方有一個特大的土灶,平時用來烘烤芋頭乾,在節慶祭典期間煮食納貢的芋頭、蕃薯、南瓜等農產品與族人共享。 相片 13. 日據後期邏發尼耀新住屋遺址。 11 : 10 在宗主頭目邏發尼耀二代家宅門前用畢午餐後,橫越部落中央道路約 20 公尺處,來到邏發尼耀第三代新住屋,只剩下一部分牆壁遺跡,簡直就像一塊空地(廢墟),我在這裡採集到兩個空酒瓶,分別有大日本與台灣專賣局字樣,足以說明了其建築物確切的年代。再趕往踏勘終點部落汲水處,山泉水上方原覆蓋的石板,遭落石掩埋現已看不見,就在汲水區旁發現有兩處野豬窩,可見此處很荒涼已久無人跡。實地考查“大龜文舊內文社遺址”綜合分析推測,大股頭人羅氏居住在山谷內環,到汲水處最方便距離相當近,若再往下走可到刺桐腳溪流。 相片 14. 派出所大門。 11 : 35 往上走回到派出所大門口,再繞道原路循著狩獵小徑下山。 相片 15. 大龜文踏勘考古紀念。 12 : 35 原本計畫夜宿祭壇與排灣祖靈溝通,耆老說一天腳程即可來回!成功始於足下完成消失的王國聖地探勘紀實,一步一腳印走出大龜文中心地界拍照存證,山區天氣多變化瞬間山谷遭大霧湮滅。回程耆老順便採集一些老薑,民間有:「晨吃三片薑,賽過人參湯」之說,他是現存唯一的大龜文嚮導,遷村後現在的內文村大多是中文社與麻力巴社的移民,認識路的老人家已很少了,此次有幸聘請碩果僅存的嚮導領隊,據他說“台灣光復”後還參與林務局造林工作,當時大卡車還開得進來,南北學界教授前往考察均由其帶路,都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入到廢社內部。 14 : 20 一支

大龜文秘境踏勘探險(二)

圖片
相片 6. 由祭壇中央石梯登上主祭台。 關於台灣排灣族舊內文社 ( 大龜文 ) 五年祭,日據時代留有文字記錄如下:「內文社內有兩個頭目家族,分別是羅巴尼奧家族和丘隆家族,各個頭目都有自己所支配的村社。五年祭便由這兩個家族輪流舉辦,在我 ( 宮本延人 ) 前往的當時,正輪到羅巴尼奧家族舉辦,整個祭典長達六日,如果包括準備的日子,則更長達十天以上,詳細情形限於篇幅不得不予以省略。第一天,頭目便站在由數枚石版所搭建,位於頭目住家前庭對面的祭壇上,由於房子是在斜坡上搭建的,所以石壇的那邊便是斷崖了。祭壇朝正北方,站在此地便可遙望到大武山。頭目左手抓小豬,右手持刀,隨著他朝大武山大吼一聲的同時,刀以刺穿小豬的喉嚨,這是在召喚大武山上的祖先英靈。」 相片 7. 登上祭壇的石階右側是斷崖。 09 : 22 有一條石板鋪設的大道可通往神聖祭壇,可順著石階爬上壇場前廣場,刺球場所就緊挨著祭壇,地理位置就在邏發尼耀 (Rovaniyau/Ruvaniaw) 家屋前庭,第一代羅氏家屋就建在斷崖上面,此處原有一座大門 ( 鳥居 ) ,現僅殘存木柱基座,相片的右側即是斷崖。 相片 8. 舊駐在所遺址。 09 : 25 順著石梯往下走,經過了運動場來到相撲場,舊社遺址屬禁區罕有人跡,在荒蕪瘡痍的土地上,唯有滿地咬人貓仍在站崗防衛著,靜靜聳立著保護大頭目的家園。 09 : 30 到達日治時派出所駐地海拔高 800 公尺,當時有四員警察留守在此,發現此地正是瞭望三棵長綠大喬木生長的地方。 相片 9. 英雄塚昭和十年建碑。 09 : 40 走進日據時代的學校,殘存圍牆仍可看出學校範圍,升旗台由四愧石板組成。 09 : 45 來到英雄塚觀看,昭和十年 (1935) 建碑有七名日本警察被殺葬於此。 相片 10. 酋龍家屋遺址。 10 : 05 來到二股頭目酋龍 (Cholon/Tjuleng) 家屋考察,家屋靠外環原有棵大榕樹放置頭骨架,現此地已空無一物留存,日據末期已先下山遷往枋山中心崙,開墾數甲水稻田後代人姓林,其原住屋前庭已被他人罷佔,留有後來的建屋遺跡。

大龜文秘境踏勘探險(一)

圖片
本土意識在地行動,將以一己之力去完成,這是一次研究排灣圖騰藝術的重大突破,以手中持有的“祖靈之門”木雕實物為研究依據,也是重新發現台灣尋根之旅,探尋消失的王國“大龜文”,台灣最早不可一世的「王國」,原初由十個部落組成,以兩大頭目家邏發尼耀 Rovaniyau 與酋龍 Cholon 為中心,其他八個頭目 (Pasalaqob,Culelj,Qovelign,Qonvolj,Qaveleng,Rutangcan,Qapulo,Sulunong) 各自前來歸順投靠並獻上領地,透過「五年祭」 (Maleveq) 儀式鞏固社群意識,大龜文 ( 內文社群 chaovoovol) 之所以能發展出攻守聯盟休戚與共的王國,從人類學觀點來看,原住民宗教祭祀儀式是伴隨神靈觀念而產生的,「五年祭」為排灣族“祖靈信仰”達到痴狂的地步,為祭儀之用出草獵人頭,“刺球”以前要獵過首級者才能上剌球架,五年祭精神除追念祖靈信仰外,其首要任務就是團結族人及鞏固領土的重要手段,成為統治者凝聚族群的工具,此乃排灣族所能勃興並開拓疆域的最基本因素。 2007 年 3 月 19 日我聘請三名排灣族人組成的探查隊,為史蹟探勘親自前往神秘王國走一趟,「探險」 (Exploration) 意思是為了“發現”或揭開事實真相而調查,主動地涉入險境到未知的地方去考察,一如日本人鳥居龍藏、森丑之助等人,多次深入台灣山地原住民部落探查。台灣高山族自古以來即有出草“馘首”習俗,令清代滿族人畏懼的後山生蕃,您不能不知道五年祭原本獻祭品就是“頭顱”,從屋外頭骨架上擺放的頭顱有日本人拍攝照片為證,從原本的祭祀物轉變為“祭物神” ( 排灣木雕中的頭顱飛起來 ) ;五年祭其內涵意義確實為出草行動之始,刺球第一顆即用人頭,耆老年幼時曾經看見 Ro 族之人,砍取敵首後回到部落,將頭顱擺在頭目住家前廣場,摹擬祭儀由男士們輪替向上拋,血踐廣場看了很恐怖。據“獵人”霧力乙社頭目後人傳述,內獅頭社與 Ro 部族有籓屬關係,五年祭時第一個先飲酒者為獵頭勇士 ( 被頭目封為“拉拉阿戰” ) ,表揚其對部落生存立下大功勞,其次飲酒的是山豬英雄,獵取一個敵首可抵得上二十頭山豬的功績,這是一段被刻意遺忘的台灣歷史。 早上 05 : 57 到達內獅村,與兩位排灣族獵人孔家兄弟會合,此行邀請到 74 歲老人家周朝明帶路

〈五年祭神祖之靈歸來〉

圖片
近代人類學者對排灣族的「五年祭」(Maleveq)有不同的觀察與詮釋,稱之為“人神約盟祭”,最早可追溯到日據時宮本延人1934年所拍的影片,用電影機拍過五百呎毛片(footage)。2008年11月16日在東源教會首次公開披露影片內容, 2009年5月6日我到內文部落訪問到的第一個住民,正是發放該紀錄片者盧正宗代表本人,談及民國36年遷村時他才六歲,去年由學界主導有200多人重返“祖靈地”內文舊社,也是他第一次回去。我告訴他2007年初曾進入遺址調查過,為了研究“台灣消失的王國”請求協助,順利取得內文社五年祭與內文村遷村60周年兩卷紀錄片,隨後將會作出“獨家報導”請網友拭目以待! 今引用臺灣博物館記錄片放映導言(2008/8/16): 排灣族有一名為「五年祭」的儀式,根據排灣族的神話與經語,五年祭是人與神之間的盟約,排灣人相信人死去之後,靈魂回到北大武山與祖靈同住,因此舉行五年祭恭請祖靈,並祈求來年豐收平安。內文社位於莿桐腳溪支流內文溪右岸,海拔八百公尺的山腰上,排灣族內文社群(Caqovoqovolj) 即清代史冊所稱之「大龜文社」,三百年前荷蘭人進入此地 鄰近排灣部落便以內文社為核心,發展結盟合作的關係。根據影片拍攝前一年(西元1933年) 日本官方的人口統計,當時的內文社有四十四戶家庭 共兩百七十人,儘管人口不多,居住在內文社的兩大頭目家族,邏發尼耀(Ruvaniaw)與酋龍(Tjuleng) 對鄰近部落卻有相當大的影響力,內文社兩大頭目家族,統轄枋寮溪以南二十餘個部落,因此被稱為內文社群。 在宮本延人所記錄的五年祭本祭中,主要的儀式包括了恭請祖靈以及刺球,祭儀當天邏發尼耀與酋龍兩家與所屬部眾,各自準備刺球儀式所需的物品與祭桿,同時也在兩位頭目家前庭,分別舉行刺球儀式。在排灣族的傳統中,刺球儀式通常在頭目家前庭的首棚架旁,兩家頭目祭場上豎立的竹製祭桿,其數目反映了兩家族與從屬各部落的淵源。1934年的內文社五年祭,邏發尼耀家祭場有九支祭桿,酋龍家有十三支祭桿。刺球儀式中以祭桿穿過出草所得之首級,旨在宣告戰功與顯示威望,日本殖民台灣之後改用相思樹皮製作的球取代頭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