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20的文章

〈王者神器摩羯魚龍變化花瓶〉

圖片
“南宋官窯摩羯魚双耳花瓶”高 24.5 公分 ,摩羯魚耳瓶長頸的兩側,裝有一對模製成型的摩羯(魚龍)耳,這原是一種佛教中的神魚,入中國後成為“ 魚化龍 ”的形象,有 龍鳳呈祥 、 鯉魚躍龍門 等含義,象徵“吉祥”可以避邪驅魔,有做成花瓶當供器之用。 在龍泉窯常見摩羯魚耳瓶,在南宋官窯中為首次發現此一件“孤品”。

〈紫口鐵足大宋官窯貫耳扁壺〉

圖片
元代陶宗儀著《南春輟耕錄》卷 29 〈窯器〉條所引葉寘的《坦齋筆衡》文:“政和”間( 1111 — 1117 年),顧文荐文中為“宣政”間 (1111 — 1125 年)京城汴梁自己建窯燒瓷,名叫「官窯」 。 中興渡江,有邵成章主持管理宮廷後勤,管理機構就叫邵局。沿襲故都汴京規制(顧文荐文中為“徽宗遺制”),在軍營屬地“修內司”建窯燒造青瓷器,取名“內窯” ( 南宋官窯 ) 。 內窯製瓷用澄泥做模子(範模),工藝極其精雕細琢,出產的瓷器釉色瑩潤清澈,被視為珍品。後來在“郊壇下”又另立新窯,新窯比原來的內窯大,但燒製的瓷器卻不如內窯。 其他如烏泥窯、餘杭窯、續窯,都不能和內窯比。 “南宋修內司官窯貫耳扁壺”一對,高 23.2 公分,器型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“南宋官窯貫耳瓶”(圖6)完全相同;兩宋官窯青瓷帶有四方印款者數量極稀少, 據說 只有發現十餘器,無款者就像此對貫耳瓶居大多數。(下)

〈汴京官窯與官汝窯貫耳扁壺〉

圖片
汴京官窯與官汝窯貫耳扁壺“排隊比較”,前者高 20 公分與後者高 21.5 公分,北宋汴京官窯的胎、釉、墊燒工藝,和官汝窯皆不相同; 為了證實這件帶款北官“標準器”確為真跡,本人保留其內部水浸土蝕的遺痕 ( 圖 3-4) , 古墓葬至少經過七百年以上才發現,“土咬”的現象比較嚴重,這種自然的水鈣附著連結緊密,是鑑別古瓷新舊最可靠的方法。(上)

〈汴京官窯花觚出土印證史實〉

圖片
21 世紀新發現「 汴京官窯 」標準器,可追溯到 900 年前宋徽宗所創建的北宋官窯,久遠的北 宋 古瓷瓶已 難得一見 。

〈南宋郊壇下官窯抱月瓶祖型〉

圖片
“南宋郊壇下官窯双獸耳扁壺”高 22.5 公分、寬 15.2 公分、厚 8.5 公分,此器為窖藏出土帶款“標準器”,可視為明清官窯“抱月瓶”之祖型。 郊壇下官窯 ( 龍窯 ) 燒成溫度低青釉較易受沁,足部露胎呈現出黑褐色,採用“紫金土”坯料造胎為其特徵 ( 圖 4) ;南宋郊壇建於紹興十三年,始有 “ 郊壇下官窯 ” 已發掘遺址 ( 杭州烏龜山 ) 成立博物館,而有了較大的進展。 而北宋“汴京官窯”與南宋“脩內司官窯”的雖然窯址均未發現,宋人葉寘在《坦齋筆衡》書中還明確指出,郊壇下新窯與舊窯 ( 脩內司 ) 相比“大不侔矣”, 意指兩地生產的瓷器“特點”迥然不同,後續將以新發現出土實物再深入分析。 ( 下 )

〈大宋官窯粉青瓜瓣双耳花觚〉

圖片
宋代陶政体制「官窯」直屬朝廷 “ 內府 ” 管理,「大宋官窯」王者之瓷乃社稷神器! “ 台灣印第安納瓊斯 ” 率先帶領大家一探 其中的奧妙 ,“南宋官窯”是現代人的說法,用最新發現的“文化物證”來說明其傳承 的來龍去脈,讓更多學瓷後進瞭解中國古瓷不朽的魅力,這股投資未來的 “ 新趨勢 ” 是擋不住的!慶祝 中華民國 108 年双十國慶獻禮 .. 四庫全書〈窑器〉郊壇下新窯 ( 圖 6) 文獻中有紀載: 「中興渡江,有邵成章主持管理宮廷後勤,管理機構就叫邵局。沿襲故都故京遺制(顧文荐文中為“徽宗遺制”),置窯“修內司”燒造青瓷器,名曰“內窯”(內府管理);即為“ 大宋官窯 ” ( 圖 4) 。 內窯製瓷用澄泥做模子(範模),工藝極其精雕細琢,出產的瓷器釉色瑩潤清澈,被視為珍品。後來在“ 郊壇下 ” ( 圖 5) 又另立新窯,新窯比原來的內窯大,但燒製的瓷器卻不如內窯。 其他如烏泥窯、餘杭窯、續窯都有燒造類似產品,均非 不能和 宋官窯相 比。」(上)

〈罕見神器南宋官字款三犧尊〉

圖片
“南 宋官窯 粉青 三羊開泰尊 ”與前題原是一對 , 器底為正規宋体 「官」字 四方 款, 只發現此一個“孤品”非常稀有的標準器 ; 從北宋政和四年( 1114 年)官瓷作為瓷質禮器開始登上祭壇,到南宋時此一器型襲故京 ( 汝官窯 ) 遺制,其使用的範圍也從郊壇祭祀天地擴展到明堂和太廟,並逐漸成為一種定制和慣例。 ( 下 )

〈大宋官窯瓷禮器三羊開泰尊〉

圖片
燒造瓷質禮器是北宋官窯 ( 汝窯 ) 的一大創舉和貢獻,也使瓷器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。 從北宋政和四年( 1114 年)官瓷作為瓷質禮器開始登上祭壇,到南宋時期已得到普遍的認可,其使用的範圍也從郊壇祭祀天地擴展到明堂和太廟,並逐漸成為一種定制和慣例。 「大宋官窯」三羊開泰尊 ( 三牺尊 ) 新發現,襲故京遺制;高 24.2 公分原有一對,另一件則為「官」字款;兩宋官瓷是中國陶瓷藝術的巔峰之作,浸潤著帝王獨具稟賦的歷史烙印,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。(上)

〈三國魏七弦飛虹式武帽玉冠〉

圖片
三國天下大亂的時代,每件古文物的產生都有其傳承脈絡,文臣武將冠帽是吾最關注的藏品,諸葛亮 “ 捲書七樑冠 ” 藝術符號相通的冠式,同時代與配戴者身份相襯的束髮玉器,東方的美學容顏,顯現 “ 風雲人物 ” 超越凡俗的眼界,君子佩玉的氣度與風尚,有別於西方文化。對玉器的應用表現出傳統文化的根源,在 “ 術數 ” 指導下,次於天子地位者用 “ 七 ” ,厚植在當代的 “ 視覺圖像 ” 細膩呈現,文化傳統才是永恆不滅的,古玉收藏家得天獨厚,繼承了中華文化最 “ 精粹 ” 的部分! 什麼是中國的無價之寶?收藏「文物」就是保存文化,我們要珍視中國文物,以中華文明而自豪,使精神文明得到弘揚和發展。這些東西只有在我的部落格才能欣賞得到, “ 三國 ( 魏 ) 七弦飛虹式白玉武帽 ”( 生坑 ) ,山西省太原市南方祁縣出土,前寬 6.9cm 、尾寛 8.9cm 、高 4.1 cm 、邊長 10.8cm ,人物司馬樵 ( 壙磚銘記 ) 來源保真可靠,眾所周知三國玉器 “ 最罕見 ” !據說相同型式的三國玉器,北京故宮博物院亦藏有一件為青玉質,器形較小及弦紋少兩條。 相片圖解: 1. 三國 ( 魏 ) 七弦飛虹式武帽玉冠。 2. 三國 ( 魏 ) 軍師武冠自然沁色與溶蝕現象。 3. 三國 ( 魏 ) 七弦軍師武冠背面。 4. 三國 ( 魏 ) 軍師武冠尾鰭天殘地蝕痕跡。

〈道教文化物證萬歲永昌玉璧〉

圖片
道教是產生於我國漢民族的宗教,古人把道教藝術 ( 包括易經、風水、陽宅、墓葬種種 ) 視為「國藝」,秦始皇傳國璽史書記載秦王政九年作御璽, “ 傳國璽 ” 璽文「受命于天、既壽永昌」八字; “ 受命于天 ” 這是天子身份憑證, “ 既壽永昌 ” 有長久昌盛,繁華富貴的意思,或稱 “ 永昌玉印 ” ,就衍生出帝王堪輿風水的顯學; “ 璧圜象天 ” 為古代祭祀用禮器,玉璧上的八字小篆銘同屬“符籤”的一種,將為您揭開中國帝王世家神奇的謎樣世界。 皇帝被稱為 “ 萬歲 ” 始於漢武帝,在中國封建社會裏, “ 萬歲 ” 是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,臣子口中的 “ 萬歲爺 ” 就是皇帝,除皇帝外誰也不敢將自己與 “ 萬歲 ” 一詞聯繫起來。 漢代陽陵瓦當和壓勝錢 ( 註:一種由寺廟所造專用於供奉的錢 ) 已出現 “ 千秋萬歲 ” 字樣,北魏山西大同出土 “ 萬歲富貴 ” 瓦當是九宮八卦陣形。 此枚 “ 萬歲永昌 ” 玉璧為早年搶救自文物市場,與出土地緣必有密切關係,宋仁宗趙禎 (1023-1063 年 ) 下令重建晉祠,據傳得自山西省太原市郊侄兒趙修墓葬,應為趙宋皇族崇道使用厭勝法術的器物之一。山西省省會「太原」是一座具有 2500 年的古城 ( 龍城 ) ,許多開國皇帝從此發跡 ( 包括宋太祖趙匡胤葬於永昌陵 ) ,歷代為中國北方兵家必爭之地,晉祠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 ( 西元 477-499 年 ) ,是一座集合星象傳說、道教術數的建築,融合儒、釋、道三大宗教文化的祠堂,太原 “ 晉祠 ” 本名唐叔虞祠,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,相傳晉祠唐叔虞祠堂是帝王的祖廟 “ 太廟 ” 。不論太廟、宗廟、還是家廟,又都可以稱作 “ 祠 ” 或 “ 祠堂 ” ,作為祭祖或供祀前代賢哲的屋宇, “ 祠 ” 與 “ 廟 ” 在意義上是相同的。 文物是文化的衍生物,此件為個人收藏的 “ 道教文物 ” 之一,乃對祖國珍貴文物的重視!道教術數實物證據宋代 “ 萬歲永昌 ” 璧,玉璧紋飾兩面相同,刻篆体文 “ 囗囗萬歲囗囗永昌 ” 八個字,是否為 “ 千秋 ” 萬歲 “ 宗祧 ” 永昌?古文異体字待解求助高明者解惑,只要不是贗造之物,都具有研究的價值。 祧?為異体字音讀 “ 挑 ” ,釋義 “ 祖廟 ” ;古代遠祖神位所遷往的宗廟稱為「祧」。左傳.襄公二十三年: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