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15的文章

〈康熙黃袍加身青花筆筒賞析〉

圖片
《宋史‧太祖本紀》:「諸校露刃列於庭曰:諸軍無主,願策太尉為天子。未及對,有以黃衣加太祖身,眾皆羅拜呼萬歲。」公元 959 年(後周顯德六年),周世宗柴榮病死,他七歲的兒子繼位。翌年正月初,傳聞遼國聯合北漢國主大舉入侵,宰相范質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。大軍行至陳橋驛(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),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,眾將扶持趙匡胤披上黃袍,擁立他為皇帝。 「黃袍加身」 說的是宋朝開國典故的原型,繪畫描述夜五更鼓軍士集驛門,將領們列隊於庭亮出明晃晃的刀,擁立趙匡胤穿上黃衣,成為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; 自唐代李淵首穿黃袍起,黃色「龍袍」為天子專用,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徵,禁止任何人穿黃袍,否則以謀反論處。 中國水墨以皴為美,《西廬畫跋》而皴、擦、勾、斫、渲染、開閤之法,無一不得古人神髓。 反覆地皴、擦、點、染的「院畫」繪畫特點,披麻皴法 是多少智慧累積出來的簡易方法, 山石皴法以黃公望〈秋山圖〉慣用的“披麻皴”系 ( 師法承繼董源、巨然 ) ,范寬“芝麻皴”小筆點點,王蒙的“牛毛皴”、馬遠的“大斧劈皴”為常見, 另有扭曲的解索皴、網紋皴、螺紋皴、留白皴(表現雪景),以水墨為主体語匯的古風表現出前人之獨創,這些筆法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繪製手法。康熙青花瓷器紋飾,同樣受到當時繪畫藝術的影響,早期紋飾中的山水、樹木多採用披麻皴,中期以後則改用斧劈皴,第一次將山水搬上了中國美術的表現舞臺;有戲曲故事中的刀馬人圖,當年十分盛行畫歷史故事,我們可以看到峰、石、雲、水、樹等“皴法”的複雜表現。 “康熙黃袍加身青花大筆筒” ( 畫桶 ) 高 19.5 公分、口徑寬 22 公分,北部藏友拿來鑑定是件傳世品,內部底層釉面有明顯使用磨損的痕跡,可以判斷此物原是用來裝書畫捲軸的,玉璧底“◎” ( 如圖 4) 摹擬晚明紫檀筆筒接底工藝 ( 十檀九空 ) ,同時代表升天之“門”能通天、通神,邏輯的發現與藝術的鑒賞推演著人們的雙眼。鑑定“康青”首先用眼睛觀看,觀“造型”製作工藝精細,看“胎釉”表面細膩光滑,品“紋飾”完全突破了歷代官窯圖案規格化的束縛,表現文人生活和科舉文化的作品,如黃袍加身、獨佔鰲頭等都象徵邁向成功。康熙青花種類繁多數量龐大,其繪畫風格改變了明青花瓷先勾勒花紋輪廓線,然後再塗色 ( 單線平塗 ) 的傳統方法,在瓷坯上繪畫採用“渲染” (

〈三百件青花嫁女瓶鑑別〉

圖片
自清代乾隆、嘉慶時期,瓷器開始成為結婚嫁娶必備之物。當時北方流行的瓷器類是“嫁女瓶”,顧名思義是姑娘陪嫁時的嫁妝,這種瓷瓶“成雙成對”器型碩大做工講究,往往是造型藝術、繪畫藝術的綜合體現,在晚清、民國時期最為流行,因此越來越受到藏家們的追捧。本期介紹的主角三百件青花大花瓶,去年 5 月 26 日“遊戲者”僅花費 3000 元新台幣就淘到了,繳交出成績單顯現頗有慧根的後進學瓷者! 大花瓶應是光緒年仿康熙的民窯精品以 ( 青花料是真的 ) ,看器型就不止這個價 3500 元起拍價,這個老闆屬“半把刀”級,他的貨 80% 是不開門的偽劣品,是有機會從中賺取小甜頭。 民窯的 緩步增值性 ,不比官窯 快高長大特性 ,從網拍所提供的原照片“訊息”有限,此觀音尊的“大清康熙年製”六字款來看,鈷料發色較黯有點像是 光緒年仿前朝的作品 ,也有仿順治年款的青花瓷,因是官窯作坊的產品,水準較高“帝王款”書寫的也很工整。鑑定是否“到代”? 如需進一步“審定”需要觀看實物, 非得“上手”檢視才不會誤判,首先要審視手拉坯工藝,察看內部“留痕”是否為全手工,因此瓶頸部較長工藝難度更高,這就是其價值所在, 也是我暗示他先買下來的主因, 只要東西好不論新舊都能賺錢! “嫁女瓶”一般都在 43 公分左右的叫 300 件,如高度在 60 公分左右的叫 500 件 ( 多少件是陶工制坯时所用瓷泥块的数量後來指器物的高度 ) 。我欣賞嫁女瓶先察看唇口 ( 啵一下 ) 有無自然氧化,再深入口徑內部察看,如果內壁十分光整即為注漿成型瓷器的一個重要特徵 ( 清末民初瓷器 ) ,而一般傳統轆轤成型或手工捏塑的瓷器都留有手工製作痕跡 ( 圖 5) ,最後審查底部款識書寫是否正確;晚清同治後期至民國使用紫靛 ( 洋藍 ) ,色澤呈現“深藍泛紫”青花漂浮刻板沉悶,此物件在深藍中出現自然形成的深沉的氧化鐵結晶斑,俗稱“鐵銹斑” ( 圖 4) ,頗似蘇麻離青料中氧化鐵含量高,此一現象如何會發生?鑑定瓷器不難,難在舉一反三,這是初研磨好的青花鈷料太濃,先寫款識時發現這個缺點,再加水稀釋後才繪人物畫,採用“披麻皴”是典型康熙青花瓷器最重要的特徵,下一題再介紹。

〈台灣排灣族蛙紋祖靈木雕原型〉

圖片
排灣族無文字記載,“圖案符號”就負責起傳達訊息的重要任務,社群發表言論太先進或文物相片前所未見,博物館專家可能不會贊同,現在只有“讓證物說話”,可望揭曉排灣木雕之源起、創作及流向三大謎團,祖靈門板是抵禦異邦入侵,維繫氏族生存繁衍的圖騰,為「牡丹社」歷史事件留下見證,真偽問題與是非自有公論,讓時間去決定吧! 圖騰崇拜百步蛇是排灣貴族的專有符號,排灣族文化符號百步蛇,圖形符號即文化符號,我們習慣將圖形表達時期,稱之為原始文明或原始藝術。原始民族的偶像崇拜 “蛙形祖先”圖騰,這些符號可能代表一個特別組織,而所謂「蛙形人像」是太平洋文化裡一個重要而明確的因子,蛙形人為廣見於太平洋的一種文樣,見於菲律賓、婆羅洲、尼西亞、蒂汶、新幾內亞、所羅門群島等地區。 蛙形人双腳直立或略彎,足尖多指向兩側外撇,手指與腳指頭數越多者越有神力,祖先神像依各村社不同,式樣卻都大同小異,下面將藉由「美術考古」排隊比較方式鑑定、斷代及釋疑。 此一排灣文明“經典”尚屬台灣地區首次發現,據陳奇祿《台灣排灣群諸族木雕像標本圖錄》,介紹排灣族的文樣中有很多蛇文,而且多為百步蛇的文樣,排灣語稱百步蛇為『長老』之意。新石器時代紋飾中,以蛇、蛙、魚最為常見,排灣族群家屋立柱雕刻,原始巫術蛇髮、珥蛇、冠蛇人像,說明排灣族蛇圖騰崇拜及蛇圖騰藝術,他們相信百步蛇是貴族的祖先,對百步蛇有很多禁忌與敬畏, 陳氏所舉「蛙形人」也與圖騰的繁殖、再生、復歸密不可分,圖騰故事禮讚獵人、頭目、英雄三位一體的“戰神”。 總結出排灣族蛙形祖先人像,是最早的蛙紋祖靈木雕原型,也就是台灣先住民的“文化符號”,具備“一脈相傳”的古意,基本上題材崇拜青蛙的繁衍生育能力。文化保存及永續最難之處就在於沒有文字,由於排灣族素有藝術民族之稱,面對任何有「靈」的事物,都把它變成一種神秘的雕刻創作,有人頭和蛇紋的大件木雕“神格”一定是最高的,創作年代應在同治晚期至光緒早期 ( 註:或許更早 ) ,也是目前發現最早的一件標本,可彌補參考資料的不足,本人 2014 年 3 月已簽署無償授權同意書,提供給台灣公視節目部製作 HD 節目。

〈石瓢為曼生文人壺樹立典範〉

圖片
清嘉慶年間 (1796-1820 年 ) 陳鴻壽任溧陽縣宰,致力推進壺藝,改進紫砂泥質創造“曼生壺”十八式,以書法銘文契合“壺從字貴、字以壺傳”舉為時尚,上流人士紛紛訂製茗壺,產品向歐洲、日本、東南亞各國及南美洲出口。陳曼生原創“石瓢壺” ( 下圖 ) 承襲中國古代紅陶鬹風格,古陶鬹的器型幾乎就成了有流、有柄、有三足的壺。根據《說文‧鬲部》:「鬹,三足釜也,有柄、喙」,將此類器物命名為陶鬹,有向上仰的直流口出水俐落,平蓋設計氣密性良好,拱橋鈕凸起極為規整,壺身正面跛陶刻“汲水石中泉”,壺身反面篆刻自然山水風景,遠山近水和山村人家,石瓢文人壺如同扇面,一定要有書畫的才地道。 1955-1958 年間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作品,成立之始沿用「宜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」印款,半年後開始外銷的 “出口茶壺” 印款為楷書圓章,字款自右向左西鑴刻,不同現今自左向右。上為「宜興」、中為「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」、下為「出品」字款,全名即為「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」,又稱 “特定年代印款” ;195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 任淦庭、吳雲根、裴石民、王寅春、朱可心、顧景舟、蔣蓉(按年齡排列 )等七人擔任技術輔導員,至 1958 年四月建立「宜興紫砂工藝廠」 ( 一廠 ) 為止。 宜興紫砂早期壺需求量大極具收藏價值,也是品茶論道、賞心悅目上好茶具。石瓢壺型底有三足獨創復古概念(東方文化饗宴),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“重心”下垂,近三角壺把,暗接橋鈕拿捏稱手,壺嘴、壺鈕、壺把三點一線,精選紫砂原礦“底槽清”泥料製成,蓋內“芝萊”印 款,原作者吳雲根(1892-1969年)為“七大老藝人”之一,因其最先逝去做壺時間相對較少,留存下來的作品不多,楷書圓章 「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」特定年代印款(圖4),工藝規整質感卓絕遂成為時代經典,昂揚古典、傳承古韻與顧景舟(1915-1996年)石瓢壺手藝極為類似 ,顧引用古文 “弱水三千,僅飲一瓢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