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11的文章

〈乾隆爺文房清玩蟋蟀罐〉

圖片
故事有虛構和訛傳,乾隆皇帝上朝還帶蟋蟀罐是否屬實?清初瓷製蟲具,官窯與民窯均有燒製,在這些飼養蟋蟀和油葫蘆用瓷罐中,傳世器中雍正、乾隆時期的蟋蟀罐較為罕見,吾終於找到一件乾隆官窯晚期作品“乾隆粉彩松鶴延年蟋蟀罐”,這是一件標準的直筒式粉彩蟲具,該藏品高 10.5 公分,口徑 11 公分,底足書 “大清乾隆年製” 六字紅篆款,明確的說這是一只御窯廠專為皇室燒製賀壽貢瓷 ( 萬壽節 ) ,有良好的實用性與觀賞性,而且有極高的收藏價值。 題詩「香氣芬芳色更艶,嬌音宛轉韻如流。」直書七行,每行兩字的排列寫法與起首、押尾用印,器表紋飾主要以人物為主,彷彿繪在紙絹上的一幅畫作,描繪出古松樹下長者 ( 乾隆爺 ) 與仙鶴,兒童手提一籃果子寓意“松鶴延年”。乾隆皇帝儒雅風流好大喜功,一生寫詩四萬二千餘首,“詩興”一來的應景詩句,歌詠蟋蟀唧、唧、唧的鳴叫,人生最樂是悠閒自在,意隨流水俱遠,心與白鶴同閒 ( 閒雲野鶴 ) ,做到心情平和、氣定神閒!在萬分忙碌的工作中,對宮廷秘寶御用蟋蟀罐進行改良,其章法佈局遵循中國傳統繪畫,紋飾倣效古月軒瓷風格,結合詩、書、畫、印於一体的風格,開啟了蟲罐進入“文房清玩”領域的大門,是乾隆皇帝“耄耋” ( 七、八十歲 ) 時期的傑作!這種士大夫所鍾愛的藝術消遣方式,都是通這些具体實物傳承下來的,成就了中國文物的“經典”內容。 中國的蟋蟀罐造形有其傳統的獨特風格,其發展過程正是研究歷史文化最寶貴的見證。清代又是一個畜養鳴蟲的高峰期,《皇京景物略》載:“京師人至七、八月間,家家皆養促織,瓦盆泥罐市井皆是,不論老幼男女皆引鬥為樂”。在諸多鬥盆、養罐蟲具中,鑑別清末民初蟲具的演進發展,此罐所提供的“線索”有重大參考價值。自乾隆王朝求新求變,對瓷質蟋蟀罐造形及工藝之講究,修足近似“泥鰍背”看不到刀痕與刮痕,粉彩為景德鎮燒造的產品,已有兩百多年瓷齡的瓷器,釉面氧化層能看見“蛤蜊光”,製作過程主要按照當時官窯的步驟燒製,即內府先進行造型紋飾設計,然後送樣給御窯廠,假若沒有統治者積極參與,可由督陶官按經驗適當裁度。 對比鑑定:中國陶瓷史最後的督陶官郭葆昌燒造“珊瑚紅戧金松鶴延年蟋蟀罐” ( 末圖 ) ,器蓋與筒身並有「松鶴延年」金字為飾,底部紅色楷書“洪宪年製”紀年款;“題詩”也有相同實物可

〈萬國來朝康熙鈞紅蟈蟈蟲罐〉

圖片
冬養秋蟲曾是老北京人們的冬趣樂事,成為人們隆冬過大年的娛樂玩物,也是件有益的休閒活動。玩蟋蟀可以俗玩,但也可以玩出文化,鳴蟲由於聲響引人,成為昆蟲世界中最為人熟知的成員,所以甲骨文中的「夏」字即取蟬的形狀,而「秋」則是取蟋蟀的形狀。 大玩家王世襄所稱:「 “ 秋鬥蟋蟀,冬懷鳴蟲。 ” 鳴蟲文化在中國已有 3000 多年的歷史,自然界裡善於鳴唱的昆蟲很多,中國人選擇的那些鳴叫具有美感,易於畜養的鳴蟲主要有屬於蟋蟀科的蟋蟀、油葫蘆及金蛉、竹蛉等各種蛉蟲,屬於螽斯科的“蟈蟈” ( 叫哥哥 ) 。 北京老人家會把裝有鳴蟲的 蟈蟈 葫蘆貼胸放在懷中,用自己的体溫溫暖著小蟲,讓它安全過冬。小蟲也有靈性,仿佛報答主人似的,會叫聲不斷,婉轉而又動聽。它使主人感到,雖然身居鬧市,猶在山林之中,或長或短的鳴叫聲,讓人領略到和大自然親近的天然野趣。

〈康熙五彩花鳥鬥盆一對〉

圖片
歷代景德鎮蟋蟀罐的製作,除少數出自永宣御窯場的瓷貨外,絕大多數是出自民窯的作品。 清代最早 瓷質的 蟋蟀罐,始見康熙五彩花鳥蟋蟀盆,為 圓形直徑約 13.5 公分、高約 10.4 公分,胎白釉緊底部微現橘皮紋,五 彩 繪製花鳥紋飾,內部有鏇削方便鬥蟋蟀,底足双圈釉下青花款,款識如果沒有書寫年號,很難與晚明年代的蟋蟀罐區分開來。 滿清入主北京習尚,貴家子弟馳馬射箭,調鷹縱犬不失尚武之風;遊手好閒者提籠溜鳥、票戲是為常課,至於養魚、鬥蟋蟀糾賭風氣,亦所不免!《舊京瑣記》載:「鬥蟋蟀場多在順治門外。飼蟲者,亦謂之把式。水食調養,各有師傅,受酬甚豐。養蟲之盆,有一枚值百十金者 … ,開場則門懸紅彩,車馬咸集,上流人士,往往與焉。勝負之數頗鉅,一鳴驚人,賀者交集。」 蟋蟀罐屬難得的文房雅物,歷來受到藏瓷家歡迎故價格不俗,如今這些流散民間的宮廷蟋蟀盆,早已成了收藏家珍藏的目標。前人養鬥蟋蟀傾注了極大的熱情,倍受中國帝王將相、社會名流雅士到學堂兒童的喜好寵愛,而且當時以此為賭之風盛行,以至發展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。

〈晚明蟲具鬥養分盆發展〉

圖片
萬曆皇帝追求太平、享受, 古人認為,龍為百獸之王,鳳為百鳥之王。龍鳳出現,天下就會祥和太平,我們的祖先把龍鳳視為逢凶化吉,呼風喚雨的吉祥神物,寄託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企望。此件“筒式”蟋蟀罐“萬曆五彩龍鳳呈祥蟋蟀罐”,口徑為 12cm 罐高 12.5cm ,形狀不類於盆而類於罐,而且與文獻所說的蟋蟀罐相符。與前述“大明五彩龍鳳呈祥鬥盆”蟲具形制不同,一為盆名、一為罐名,孰為鬥盆、養罐問題區分開來。古人從蟋蟀的捕捉、飼養直至鬥咬,所用蟲具種類繁多且十分講究,北罐同時又發展出附屬蟲具“過籠”。 蟋蟀罐的製作工藝分南北兩種流派,這不僅是南北氣候差異的體現,更是南北文化差異的反映。北方罐以質樸見長,製作較粗糙一氣呵成,壁厚形狀單一花紋少,年份也晚於南盆;而南方罐以精巧秀美見長,形狀繁複花紋多,做工極為精緻。 大明五彩“ 龍鳳呈祥”圖案皆為一龍一鳳,高身蟲罐為養盆 ( 防止蟋蟀跳出 ) ,萬曆五彩古盆、名罐還能夠保存下來,已是萬分難得彌足珍貴!自明代永樂大帝御窯創燒蟋蟀罐後,鬥、養不分罐並無區分,鬥盆的形制既相傳承,又有所變化,後人可有所本。

〈晚明蟲具挖孔對比鑑定〉

圖片
明制規定官窯瓷器圖案,繪有「五爪」龍紋之器物皆帝王專用 ( 庶民不可使用 ) ,此處所貼萬曆“五彩”鬥盆尚屬首次發現 ( 初創品種 ) 。由於隆慶、萬曆時期“官搭民燒”制度的實行,民窯與官窯之間的差距日益縮小,紋飾上也打破了以往的禁區,以前僅允許在官窯瓷器上出現的圖案,如龍紋、鳳紋、雲鶴紋等,專供皇室專用蟋蟀罐最具代表性,遺存至今的數量不少!雖然當今古玩市場真贗混雜,仿品偽品充斥網路版圖,收藏專家與藏友讀者交流,應淘出“真寶貝”當教具的實戰案例,不要讓後學把眼睛都看壞了。 研究特定單一用途器物「蟋蟀罐」專題,瓷質產品均出於江西景德鎮,其發展過程有跡可尋。此件“大明五彩龍鳳呈祥鬥盆”,罐高 8.2cm 直徑 12cm ,鼓形平蓋式蟲具挖孔方式,器蓋中央一孔與周邊三孔,又與前述萬曆青花龍紋蟲罐同時發現 ( 同坑 ) ,“訊息解碼”從器物學本身著眼,小處著手兩兩“比對”詳細考證,即可得到答案同為晚明萬曆年產品,萬曆( 1573 年 - 1620 年)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,在位一共 48 年是明朝掌權最久的皇帝,御用品繪雙角五爪龍紋,從這點可以“推測”萬曆皇帝也有鬥蟋蟀的癖好 (30 年不上朝 ) ,此類蟲具作為貢品極少流傳至民間,單這個蟋蟀罐就值得研究,觀察器蓋挖孔與三個“壽”字排列,只要悟出燒造工藝其中“奧妙” ( 某些領域的專業知識 ) ,即可確保斷代、審定無誤!。

〈鼓形鬥盆器蓋挖孔斷代〉

圖片
明清瓷器中蟋蟀罐可分為官窯、民窯二種,景德鎮出土的宣德鼓式蟋蟀罐 ( 早明鬥盆 ) ,宣德後的正統、景泰、天順三朝,至明中期成化、弘治、正德,瓷器中幾乎沒有發現過蟋蟀罐。與晚明蟋蟀罐的分期斷代,應當注意同時期不盡相同的款識變化規律,器物無帝王紀年款,也可以從其他特徵來區分,底足書寫“長命富貴”雙圈款,為嘉靖 (1522-1566 年 ) 至萬曆時期產品,而直到隆慶( 1567-1572 年)時始有青花龍紋蟋蟀罐傳世,萬曆( 1573-1620 年)時蟋蟀罐款式風格多樣,隆慶至萬曆年間又有「官搭民燒」製,萬曆後期官窯青花瓷器改用浙江生產的“浙料”,發色呈“藍中泛灰”的色調 ( 如圖所示 ) ,製作工藝粗放、繪畫隨意,就可歸入萬曆中晚期作品。 “鬥盆”顧名思義,是古代專門用於觀看蟋蟀鬥咬的瓷質蟲具,因其形狀類於盆而得名;萬曆青花龍紋鼓形蟲罐(平蓋式),罐高 6.9cm 直徑 13.2cm ,從蟋蟀罐器蓋挖孔方式,同樣挖四孔位置不同 ( 中央一孔與周邊三孔 ) ,提供了“晚明鬥盆”標準器 ( 或典型器 ) 的第一手資料,參照器蓋挖孔研判斷代與發展,再參考吾三件萬曆蟲具藏品,鬥盆與養盆的分期斷代問題,即可迎刃而解 ( 後續說明 ) 。

〈永樂鬥盆原型窮源溯流〉

圖片
1982年和1993年,景德鎮考古研究所挖掘明代御器廠故址,先後出土經復原的宣德蟋蟀罐計21件,證實了晚明野史沈德符筆記的可靠性,所長劉新園發表《明宣德官窯蟋蟀罐》專著,揭開宣德官窯蟲具的神秘面紗,並提出了關於古代 “鬥盆”與“養盆”之辨的問題,認為景德鎮出土的這批蟋蟀罐是所謂“鬥盆”而非“養盆”。因獨缺與永樂蟋蟀罐實物相比對,本人將密藏一件半永樂年製“鬥盆原型”青花瓷罐大公開;左罐經吾審慎鑑定是宣德時重修補配的(因玩耍破損在所難免),除青花釉色不同,透明釉帶青(與永樂清淡潔白不同),釉下明顯可見殘留鏇削刮痕(“慮坯”宣德窯始用鋼銼刮薄),內底心摹寫“永樂年製”四字篆法畏縮不伸,筆力較軟字体龜縮過小,器蓋以“蘇麻離青”繪出魚藻紋,經二次燒窯後青花發色已失艷麗,與罐身釉面色調不同,而且密合度差顯然並非原配。 永樂青花瓷蟋蟀罐最具原創性與代表性,傳世品中至今尚未發現實物,存世數量一定是最少,永樂蟲具“鬥盆”原型以鱖魚(摩羯魚)為主紋飾,大嘴巴下頜突出,口中佈滿尖鋭鋒利的牙齒,身体粗壯背鰭尖銳如刺,体側上部有不規則的點狀和斑塊,是淡水肉食性兇猛魚類,屬肉食性以其他魚類為食,譬喻佛教「摩羯魚」能吞噬一切的神魚。揭開器物背後塵封的歷史,文物鑒定是一個不斷解讀和認識文物的過程,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結論,需要反復地不斷地思考與求證。考古事實上就是在“猜想”和“解讀”古代, 但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胡思亂想, 而是建立在直接或間接的證據上的科學的邏輯推斷。 景德鎮最早燒製的蟋蟀罐,在明代永樂、宣德時期,均為有文字記載的名罐,明《萬曆野獲編》載:「今宣德蟋蟀罐甚珍重,其價不減宣和盆也。」沈德符說明當時宣德官窯蟋蟀罐,早就成為時人追捧的名品。古代瓷器的產生,一定有其相應的背景,永樂蟲具“鬥盆”原型工藝甚為精湛,是時代風氣的具体反映,“標型器” 也是如假包換的藝術創作,祖先留下來的“絕世孤品”更是價值連城!我對這個品種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,中國陶瓷的生命,正是歷史與文化的寫照。吾對有修補的瓷器殘件“一概不收”,惟獨此件明代青花魚藻紋宣德仿品例外,歷代蟋蟀罐之謎“盡在其中”,可參考網路上有一件萬曆後仿的青花魚藻紋蟋蟀罐(晚明蟋蟀罐器蓋挖孔方式研判)。神州收藏网: http://www.yourcollect.net/products/20099191717128751.h

〈台灣收藏蟋蟀罐大本營〉

圖片
瓷器蛐蛐罐(鬥盆)因傳世品極稀少,而至今逐漸引起大陸收藏界的重視,中國景德鎮生產高檔的蟋蟀罐,早年當古董賣到台灣不少,若有心人能在這方面多作努力,收藏的附加價值當致不菲。在台灣宣龢齋主人秘藏蟋蟀罐30件左右,數量足夠成立一家蟋蟀罐博物館了。其中幾件屬明清官窯製造的鬥罐精品,包括明代永樂大帝御用青花瓷鬥罐一件半(殘器罐身為後配而器蓋是原件),宣德鬥盆除青花瓷外,還有一只舉世無雙“寶石紅釉”蟋蟀罐孤品,晚明萬曆鬥罐畫龍紋的就有三件;還包括清代康熙、同治、光緒及慈禧皇太后、中華帝國洪憲皇帝的蟋蟀罐,即將在此欄目大公開,主人秘藏十多年的蟋蟀罐,將揭開中國陶瓷史上一大秘辛,藏品中最老的是一只“虎骨鑲玉春水秋山蟋蟀罐”,為元初產品已有七百年歷史。 “童年”是影饗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,我讀小學時就愛玩鬥蟋蟀,早年在高雄鹽埕區府北里(紅燈區)一帶盛行,當年有專人從鄉下農地或墓地草叢捕捉來賣,普品一隻五毛錢(1966-1970年)起跳,賣蟋蟀的老人家,就住在與我家同一條巷子內(林投里生興二巷),每天早晨他挑著兩簍蟋蟀到“港都”去賣,都要先經過我家大門口,一過中正橋就到了鹽埕埔,鼎盛時期上百家錯落有致的紅燈戶內,隱藏在晦暗狹窄的摸乳巷弄間,川流不息的尋芳客穿梭在找尋燕瘦環肥的獵物,不時不斷傳出鶯聲燕語的拉客聲,夾雜著蟋蟀的叫聲與人聲鼎沸吆喝聲,賣性病藥、蛇藥及耍雜技的江湖術士舌粲蓮花的叫賣聲,交織成一幅肉慾橫流、藏汙納垢的繁華世界,同班同學也有兩位住在風化區裡面。直到1979年一把無名大火,把高雄“市府後花園”燒得精光,歷史竟已成灰燼令人唏噓悵然,賣蟋蟀的老者也不知去向,其養子“獨眼龍”還有回來向我借錢,曾跟我“角鬥”(唸決鬥)過兩回,是我的手下敗將,當年我的外號叫“第一教主”(台語),因而常有各路英雄前來單挑;現在鄰居都沒人養蟋蟀了,也找不到同好鬥蛐蛐兒,憶及往日難忘的回億,如今只好改蒐藏景德鎮瓷器鬥罐。 後記:今年立秋後8月13日專程前往台南新化豐榮里洋仔村,國家地理頻道《綻放真台灣-黑龍過江》介紹過,來到台灣蟋蟀達人謝爵安位於保生大帝廟前的繁殖場,挑選24隻鬚腳具全的黃斑黑蟋蟀,入盆飼養淘汰後選出六隻將軍,文章會繼續發表請網友多關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