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13的文章

〈百裡挑一宣廟重器飛龍在天〉

圖片
朱明盛世藝術遺產,飛天巨龍睥睨昂揚! 海嘯漩渦洶湧澎湃,騰飛巨龍鬣髮上衝;回首曲体威武昂揚,氣吞山河睥睨寰宇! 蘇渤泥青清晰下沉,塗抹點染繪筆流暢;牽牛花永宣窯獨有,花有動感陰陽層次。 釉層肥潤白中閃青,鬃眼橘皮坑窪凹陷;氣泡密集有如堆沫,縱橫交錯猶如星空。 市場上有款的官窯瓷器 99% 以上是贗品,若「按圖索驥」會死得很慘!反而大家“不敢認”的無款古瓷其中仍有真品,遇上「名物」務必把握只有開一槍的機會,必須當下立即決定是否拿下,如此因緣“良機”不會等人,以免“失之交臂”而追悔末及!吾雖“火候”尚不足赤,“眼力”未達到百分之百無誤,但比起某些生意人終日發假東西上傳,來“迷惑大家”要強得多!或買到複製品“錯了”還硬柪,有誰膽敢將釉面氣泡放大,讓大夥來研究學習,並檢視其真偽嗎? 永宣“龍缸窯”完燒成功率極低,宣德御廠官窯 58 座中,龍缸窯增加到 32 座,專門燒造畫龍紋的青花瓷罐與魚缸,每窯一次只能燒四件大型器 ( 大樣、二樣魚缸各一口與三樣瓷缸二口 ) ,前後約 19 天燒成,深腹罐型瓷缸製作艱辛“百裡挑一”,寶蓋俱全完整無損者價值更高,吾亦不敢相信這就是“宣廟”所遺重寶!此物似明代宣德早期無款青花雲龍紋蓋罐,屬深腹罐型絕美孤品 ( 通高 43.5cm) ,龍首呲牙咧嘴具威懾感,五爪似手呈風車狀,龍身九轉折與五朵卍字雲,代表皇家御用“陳設瓷”最高規格,永宣青花雲龍紋蓋罐“全美”傳世品非常罕見,給網友「開眼」供大家欣賞,靜俟多方教正! ( 下 ) 註解:“青窯”比“龍缸窯”小,燒造時間較短只須五天至八天可出窯,每座燒盤碟、中樣器二百餘件,若燒小型器一次可燒千件左右。 圖說: 1. 巨龍睥睨昂揚 (Male Gaze) 。 2. 頸部海濤紋一周不同氣泡呈現。 3. 小筆點染筆觸特寫。 4. 蓋鈕氣泡縱橫交錯猶如星空。 5. 底足火石紅特徵。 6. 底足胎皮火石紅。 7. 麻倉土底足的鼓包現象。

〈待考品洪熙窯龍紋蓋罐辨析〉

圖片
學中國青花瓷器斷代,要以鈷料為來源為依據加以分析,青花瓷是用進口青料或國產青料,原料燒成後“發色”起著關鍵性之作用。永宣時期是明青花瓷鼎盛時期,大多數用的是“蘇麻離青”鈷料,青花發色多種多樣,但大體可歸納三種:( 1 )湛藍。( 2 )深藍色。( 3 )灰藍色。尤其要與元青花發色結合起來研究,因永宣瓷器見到的機遇較多,不帶官款的青花瓷器,過去一向認為是宣德以前的產品;有“大明宣德年製”官窯六字楷書款者最為典型,大多數是以進口“蘇”料繪製的。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對景德鎮陶瓷研究所,針對大量的宣德青花官窯標本進行了測試,所用色料為“高錳低鐵”的國產鈷土礦 ( 特點鐵銹斑較少 ) ,通過對帶款的宣德青花瓷器分析發現,宣德青花瓷中有部分瓷器不是用“蘇青”而是用國產青料繪製的。這一結論似乎預示著明王朝在洪熙與宣德初年停止鄭和寶船下蕃,採取緊縮政策有關,藍料呈色度不如元青花濃艷,暈散現象也比永樂青花少。 由於青花料的產地不同或配方不同,其呈色效果必然不一樣,為能準確了解那種青料燒出什麼顏色,工匠就將不同的青料畫於此盤上,並作好編號,試燒後觀其結果,這即所謂「照子」; 1993 年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御窯遺址,發現了宣德地層中的青花試料盤(圖 1 ),此盤 1998 年曾來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,所繪花卉呈色有明顯濃、淡、豔、雅之分,每朵花下有編號,其中“樂一號 ” 五花瓣暈散濃重,標示二號畫菊花、三號畫蓮花, “ 樂三號 ” 畫牡丹花,樂字號是與景德鎮批毗鄰江西樂平產的青料(文獻稱陂塘青或平等青),這充分說明宣德已試驗並使用國產青料的事實。拿青花試料盤上的花卉 ( 含葉及釉里紅靈芝紋 ) 與此無款青花罐器蓋紋飾“比對”相吻合,可得到最後的結論不是“到代” ( 真 ) 、便是新燒仿品 ( 假 ) ,沒有「灰色地帶」的第三種選擇空間! 明代介於永宣之間洪熙帝在位時間不足一年,至今尚未發現有洪熙年款的瓷器,故其無款官窯器物就更難辨認了,耿寶昌說:「若不混在永樂之列,則必雜於宣德之中。」每件文物的產生都有它的傳承脈絡,只能從藏傳佛教中密宗傳承的特殊行門來辨識分析,青花瓷器上的卍字雲紋即為“符咒”的一種,上下以仰覆蓮瓣紋相映 ( 繼承前朝創新紋樣 ) ,及此罐上繪五朵卍字雲紋,均和藏傳佛教屬“密教”有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,在明初永宣盛世燒製的青花瓷中最常見此“帝國

〈宣德蘇渤泥青釉色氣泡辨偽〉

圖片
鑑定瓷器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,參考現有書籍完全不管用,反而會使您失去警戒心,賠掉不少金錢,浪費更多寶貴時間,大多數人均得不償失!在本網站學習有專業獵寶人領航,以啟發與示範的教學模式取代填鴨式教材 ( 不用死背 ) ,只要懂得運用“感覺”就能學會。第二課要先學會排除“贗品”,過關後進入到第三課辨認真偽,古玩行師傅教徒弟辨認瓷器,有一套基本方法即從氣泡入手:元代青花瓷在顯微鏡下有密佈的霧狀小氣泡中散落著大氣泡,無中等氣泡過渡,而同期的青白釉和樞府釉並無這種情況。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見氣泡,但是大、中、小氣泡混雜,和元青花惟見大、小兩類氣泡的分佈不同。 宣德青花瓷器的釉面就多數泛青 ( 圖 1) ,白中透青俗稱“亮青釉”,惟有宣德青花釉表則常見橘皮紋或棕眼 ,不過晚期較少橘皮紋顯現。明宣德窯官窯瓷器,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出瓷釉內的特點,氣泡成大、中、小不同的氣泡群,群與群之間的間距較疏朗 ( 圖2 ) ,凡氣泡密集而整齊者大多非宣德瓷,如最末一張網路抓的新仿宣青氣泡大而密 ( 圖4 ) ,就是利用溫度控制的現代仿古瓷。還有清代雍正刻意仿宣德的橘皮紋太規整,釉泡沒有層次大小相同,青花亦非蘇青不見暈散與鐵銹 斑,請仔細比對切勿輕率大意。研究氣泡是鑑定古瓷的必修課,看氣泡大小是要講條件的,不同年代、窯爐型式、燒成溫度、施釉方法及使用材料的不同,造成氣泡的演變沒有一定的規律性,雖然氣泡不是古瓷真贗唯一的佐證,但是氣泡不對就“肯定”是假的,就不用再看或研究下去! 考古實際上就是以“猜想”和“解讀”古人,但並非胡思亂想來推斷,而是建立在直接或間接證據的科學邏輯推理。專家以現代科技分析測試“蘇麻離青”與 “ 蘇渤泥青”,發現是兩種不同的進口鈷料,得出的元至明宣德以前景德鎮官窯青花所用鈷料的 Mn : Fe 都小於 0.1 ,宣德晚期的官窯青花鈷料 Mn : Fe 都大於 0.3 為依據。詳情查找相關歷史文獻有記載,有關永宣青花鈷料源《大明會典》卷 105 記載:「蘇門答臘國 …… ,永樂三年( 1405 年) …… ,遣使朝貢。五年至宣德六年屢遣使朝貢 … ,十年複封其子為王,貢物有石青、回回青。」歷史文獻《遵生八箋》中的“蘇渤泥青”之青為宣德之青,這句記載則表達準確,也就是說宣德之青所用為源自蘇門答臘和南渤利國 ( 現代印尼蘇門答臘島 ) 的一種青料,高錳

〈撂跤貨難鑑定有待專家審定〉

圖片
「新坑」即指新出土物,是一流古物收藏家爭奪的戰場! 2004 年 5 月 7 日購得一件文物市場上庫存的“撂跤 貨”,有的沒有“標準答案”需研究十年才能弄明白,勝敗關鍵取決於“真龍”為活路,還是一條遭到詛咒的“死龍”!中國幾千年封建時代“一脈相承”的國瓷,青花龍紋乃中華文化標誌,就要從文化背景來解讀,只畫一條巨龍穿行於雲間者 ( 飛龍在天 ) ,大都屬於宗廟祭祀用高檔陳設瓷,明代宣德早期青花瓷大都無款,此器屬深腹罐型“龍缸”絕美孤品 ( 通高 43.5cm 、罐高 33.2cm 、口徑 22cm 、底徑 20.5cm 、腹徑 36.5cm) ,永宣青花“一條龍”均為御窯廠專燒皇帝用瓷,是否為真品這次我沒有絕對的把握。 曾請教三位玩瓷前輩“掌眼”,國內資深陶瓷鑑定家,他拿出永宣青花破片當教材,投下否定票,還有日本萱草園主人,把相片傳過去,亦不看好!因為你還看不懂,不可能有真品官窯,甚至把我全部的藏品都否定掉!此件屬難鑑定的瓷器,就拿蓋子給藏有宣德窯真品者鑑定,第三位行家只用手掌在釉面一摸,說“細幼滑嫩如嬰兒肌膚”,尚未細看就立即斷定是對的!仔細看這個瓷罐的器蓋,會發現官窯首席畫師的巧思,透露出花的四季故事;元末明初常見的扁菊花和牡丹花,還可以看到宣德窯獨有的“牽牛花”及佛教崇尚的“地湧金蓮”。 明朝青花瓷大器屬“國之重寶”可遇而難求!雖然已遭台灣日本兩位權威專家視為贗品,但本人見解是該器物屬無款瓷器,差別只在明初與民國之間,尚有待審定“不同意”就判為仿造品,介於真偽之間的爭議文物,只能壓在手中的就算是“撂跤 貨”。接下來學習真偽答辯,為什麼要多學習?學習不是給別人看的,而是去學真本領,感覺像破解密碼,沒有艱苦的付出,哪有豐碩的收穫!古玩商還沒有約束管控,生意買賣人首重信用,“誠實”也許是最好的策略 ( 詐騙更容易些 ) ,實踐者需多觀察多動腦筋,就可以完全辦到,“成功”只屬於那些有準備的頭腦! 華夏瓷藝中的“極品”皆在本站,上傳之文物若有“以假充真”名不符實者,歡迎高明指正。若發現偽仿贗品假貨超過三成者,就沒有教人的資格,應該關閉網站自省,謝謝收看! 附圖: 1. 明宣德青花雲龍紋蓋罐。 2. 四季花卉器蓋。 3. 明瓷胎骨呈牙黃色器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