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中國瓷器第一個汝官窯渣斗〉
聰明有智慧的父母也應該想一想,什麼才是值得炫耀的“傳家之寶”?真正的愛國情操,就是收藏保護自己的文化,若能留下一件隱藏的財富,子孫也將以您為傲!我會選擇有留下明確記錄的寶貝,如清涼寺元祐紀年款汝窯渣斗,“渣斗”指的就是痰盂(Cuspidor),又稱“唾盂”屬於生活用的器物之一,自晉代開始出現青瓷製品,魏晉南北朝時期常見於隨葬品。“吐痰”是中國人不良傳統文化病態之一,有人譏諷說這就是“國粹”!從小民到帝王無一不愛吐痰,更有甚者還練成獨門絕技,如晚清大臣李鴻章的吐痰功夫,讓外國人傳為笑柄,稱之為有“毛病”!
趙宋王朝建立之初,以樸素節儉自律,《宋史·輿服志》載:「宋初,袞冕錐飾不用珠玉,蓋存簡儉之風。」飲食起居多用素漆瓷器,歐陽修《歸田錄》是其為官所見所聞的隨筆,記載有仁宗皇帝“器用簡質,用素漆唾壺盂子,素瓷盞進藥。”應該比較可信。所有可靠帶款的器物,都是研究古陶瓷極其珍貴的物證,清涼寺張家窯元祐元年製造帶“紀年款識”的各類汝瓷可以充分佐證,文物會說話它已告訴你了自己的年代、窯口,及使用者的身份是皇帝等諸多信息。北宋哲宗趙煦(1085-1100年在位)御用的汝窯渣斗(唾壺盂子),元祐元年(1086年)清涼寺“張家窯”是汝官窯前身,唯一為宮廷燒製“供御”器是用瑪瑙入釉,只有少部份皇家訂燒“臣庶勿用”帶款的發色為天青色,故作品能出類拔萃、獨佔鰲頭!
“汝窯”是北宋後期專為宮廷燒造御用青瓷器的窯場,遺址在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。從宋代開始清凉寺所在地,北起汝州南至魯山段店有連綿數十里的窯群,當地民謠“清凉寺至段店,一天近萬貫”之說;這裡是“汝官窯”的發源地,元祐元年“張家窯”被宮廷命令燒製“御用器”,新發現有紀年與記銘款的標準器,揭開了許多難解之謎。櫃上備有同式五件“元祐元年清涼寺張家窯臣庶勿用渣斗”(圖1-2-3-4)提供給國內外汝窯瓷器愛好者收藏,每只特惠價新台幣30萬元,國外以美金一萬元計價,並附蓋有武高平審定印鑑章保證書,此“開運章”得自篆刻大師陳石峯指導由弟子許朝榮操刀,就是本人1988年在鴿壇崛起蓋在血統書上的那枚“祖傳”血牙印章,以示重視信譽的負責任態度,凡分讓文物經專家鑑定為仿品者,除在本官網公開致歉外並奉還原金,以杜絕同行私下攻訐、混淆視聽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