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蒙古國花追根溯源美術考古〉






收藏家有兩種人,一類喜愛“研究考古”探尋文物的生命;另一類“聚積財貨”積累資產創造財富。陶瓷創作屬於人類最早的文明,中華文化發展到今天,當人們回首歷史文物之根源時,不難發現任何一個時期的歷史文物,都與當時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及生活息息相關。元青花瓷是最難鑑定的陶瓷品種,吾一直廢寢忘食的鑽研追根溯源,如解出一道道數學難題般,所獲得的“喜悅”是一樣的!學生說剛才賣家用Line傳這個瓶子向他兜售,我回覆說:「90%是元代卵白釉真品,卵白釉因釉屬乳濁釉很脬,貼塑有產生裂痕很正常,纏枝菊花紋飾多見元青花,此物屬國家一二級文物(蒙古國花),而且還是一個官窯,連博物館也沒有的精彩孤品,可議價買下(起拍價新台幣9500)。」“先驅者”走在前端,成功不必在我!
「文物」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產物,也就是指歷史文化積累的遺存!值錢的骨董必是古物中的精華,網拍的東西大都是次貨(下真跡一等),高仿瓷或新工藝品佔大宗,就看你敢不敢賭買錯的潛在風險,如能撿到“好東西”實屬萬幸!新發現「文物」就是考古學最值得探究的地方,吾試圖找出北方草原民族的審美品味,及蒙元政府對瓷器生產抱持的態度,圖案符號表達什麼意思、作何解釋?感覺到元瓷有種神秘的氣氛,大部分玩瓷者沒有機會上手鑒賞,每當記憶体被打開來時,彷彿又進入大元帝國的寶藏,去實踐並完成任務,就算他人願意教你,也未必知道怎麼教!
北京妙應寺白塔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八年,至元十六年(1279)滅南宋統一中國時完成,形制源自古印度的“窣堵坡”,梵文指Stupa或稱浮屠,由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奉敕主持建造。塔源自古印度,最初用作埋葬釋迦牟尼佛“舍利”的墳塚,傳說公元前3世紀即佛陀涅槃200年後,孔雀王朝阿育王將存放於八座浮屠(敦煌莫高窟壁畫中有佛陀舍利罐原型)中的佛陀舍利,進一步分開營建84000座塔,以紀念這位聖人的一生,其形制由台座、覆鉢、寶匣和傘蓋組成。因寺內有通体塗以白堊土(瓷土)的塔,為現存的中原白塔俗稱“白塔寺”,座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,也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。
因元世祖忽必烈崇信佛法,迎釋迦佛舍利至大都城西南修建了這座大型喇嘛塔,反映出蒙元時代統治階層對藏傳佛教的極力推崇。蒙古人很早關注景德鎮瓷業的發展,所募雇工匠都是“技能工巧”者,1278年設立浮梁瓷局專門管理機構,一直致力於白釉的研製;藏傳佛教視白色為神聖,1295年瓷局規模擴大四倍燒造青白釉產品,發展到1305年卵白釉的成功,早期元朝府衙和祭祀多用卵白釉器,此件“元卵白釉貼塑纏枝菊花小梅瓶”高13.8公分,根據林梅村以1312-1319年保定窖藏為標準和劉新園1325年後元青花大量生產並輸出的觀點,可以推斷出至少在1319年前的元瓷以蒙古貴族所用的卵白釉為主。
北方遼闊的草原到了深秋時節,百花凋謝惟獨野菊依然遍地開花,它的花期很長正象徵著蒙古人強韌的生命力,匠心獨運的元代工藝美術品就是歷史的代言人,元朝國花“菊花”代表元世祖的雄心,忽必烈汗是中國歷史上統治的疆域最廣闊的帝王,雕塑堆貼出三朵盛開的菊花(1.2.3.)立体層次與浮雕輪廓線,足部露胎處有浸釉所留的抓指痕(4),底胎隱約可見轆轤的跳刀痕(5.),這些工藝皆符合時代特點,對研究考證元代瓷器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。(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