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石瓢為曼生文人壺樹立典範〉







清嘉慶年間(1796-1820)陳鴻壽任溧陽縣宰,致力推進壺藝,改進紫砂泥質創造“曼生壺”十八式,以書法銘文契合“壺從字貴、字以壺傳”舉為時尚,上流人士紛紛訂製茗壺,產品向歐洲、日本、東南亞各國及南美洲出口。陳曼生原創“石瓢壺”(下圖)承襲中國古代紅陶鬹風格,古陶鬹的器型幾乎就成了有流、有柄、有三足的壺。根據《說文‧鬲部》:「鬹,三足釜也,有柄、喙」,將此類器物命名為陶鬹,有向上仰的直流口出水俐落,平蓋設計氣密性良好,拱橋鈕凸起極為規整,壺身正面跛陶刻“汲水石中泉”,壺身反面篆刻自然山水風景,遠山近水和山村人家,石瓢文人壺如同扇面,一定要有書畫的才地道。
1955-1958年間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作品,成立之始沿用「宜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」印款,半年後開始外銷的“出口茶壺”印款為楷書圓章,字款自右向左西鑴刻,不同現今自左向右。上為「宜興」、中為「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」、下為「出品」字款,全名即為「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」,又稱“特定年代印款”;195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任淦庭、吳雲根、裴石民、王寅春、朱可心、顧景舟、蔣蓉(按年齡排列)等七人擔任技術輔導員,至1958年四月建立「宜興紫砂工藝廠」(一廠)為止。
宜興紫砂早期壺需求量大極具收藏價值,也是品茶論道、賞心悅目上好茶具。石瓢壺型底有三足獨創復古概念(東方文化饗宴),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“重心”下垂,近三角壺把,暗接橋鈕拿捏稱手,壺嘴、壺鈕、壺把三點一線,精選紫砂原礦“底槽清”泥料製成,蓋內“芝萊”印款,原作者吳雲根(1892-1969年)為“七大老藝人”之一,因其最先逝去做壺時間相對較少,留存下來的作品不多,楷書圓章「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」特定年代印款(圖4),工藝規整質感卓絕遂成為時代經典,昂揚古典、傳承古韻與顧景舟(1915-1996年)石瓢壺手藝極為類似,顧引用古文“弱水三千,僅飲一瓢”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