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閩式功夫茶具和若深杯賞玩〉





中國茶道最為講究的恐怕要算“功夫茶”,《清朝野史大觀》載「中國講求烹茶,以閩之汀、泉、漳三府,粵之潮州府功夫茶為最。」功夫茶大都是閒情逸興烹飲或作為待客的禮節,故有“閑來細品功夫茶”無茶不成禮之說。“功夫茶”除講究茶葉與泡茶之法外,還非常講究泡茶的用具,如連橫所述“若深小盞孟臣壺,更有哥盤仔細鋪”,即泡工夫茶的三件最主要的茶具:孟臣砂壺、若深甌(小薄瓷杯)、哥窯茶盤(清代景德鎮仿古瓷盤);復古懷舊本來就是時髦的一環,清代前期就熱衷仿古窯名瓷,特別是從雍正開始,御窯廠就不記工本的從事仿製汝、官、哥、鈞等名窯瓷器。吾收藏此盤為白胎非黑胎紫金土,是清初雍、乾兩代仿燒宋哥窯百色碎器,產品有5個或7個支釘鑲金銅邊(見圖示),而晚清至民國時期仿哥釉則無支釘。當年的宜興的“孟臣”款朱泥壺、景德鎮的“若深珍藏”款青花小杯都是訂做的,都“貴如拱璧”,就不必說哥窯茶盤了,當時都是非常貴重的器物,若非達官貴人或富商人家是賞玩不起的。
品茶工夫最先出現在,使用傳統的潮州手拉壺,採用最原始轆轤為生產工具,通過手工技藝的擠、壓、拿捏製作而成,有強烈地方文化色彩。注重烹泡的技術性和品啜的藝術性,泡沏技法大致有“高山流水”、“關公巡城”、“韓信點兵”等。據靜參道士所說泉州、廈門人以名種為工夫茶也一致。閩南安溪茶與閩北武夷岩茶,這南、北兩種茶的製作之法,都屬“工夫”茶製法;“工夫”茶亦即指武夷岩茶中的佳品,茶名分四種有小種、花香、工夫、松蘿諸名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刊印的陸廷燦《續茶經》記載:「武夷造茶,其岩茶以僧家所製者最為得法。」又有《續茶經》引《隨見錄》說:「武夷茶,在山上者為岩茶,水邊者為洲茶。岩茶為上,洲茶次之。岩茶,北山者上,南山者次之。南北兩山,又以所產之岩名為名,其最佳者,名曰工夫茶。」以上為閩南“工夫茶”最早的文獻記載。
以台灣老一輩泡工夫茶,在19701980年臺北橋下可流行,由小販挑著擔子午後才出現,1976-1977年間吾曾受鴿友邀約前去品嚐,閩南老人家愛飲工夫茶可窺一般,二至四人聊天“會飲”四杯剛好,朱泥小壺聚熱揚香是泡烏龍茶最佳首選,濃濃的茶湯色黝而味焦,配合小杯飲用,同時點些疏食小菜和魯味。潮汕人呷茶講究“趁熱”品啜,因為茶沖泡好若放久則香味殆盡,茶水一經斟入杯裡應乘熱而飲,端起茶杯先嗅其香氣,後品嚐其韻味,杯緣接唇、杯面迎鼻香味齊到,趁吸一口氣“呼”一聲,同時吹涼茶湯一啜而盡,再滾燙的茶湯也能一口飲盡,這是種茶人傳授于我的真功夫!
藏品說明:1.乾隆年製功夫茶壺,高7.1cm、口徑3.9cm、足徑4.1cm2.足內鈐“乾隆年製”四字篆書印章款,把永興小印。3.清代閩式功夫茶具一套。4.朱泥小壺“乾隆年製”篆書印章款,重92公克,「工夫茶」壺均小如胡桃,明清飲食研究100頁有記載。5.晚清款若深珍藏青花杯,四只青花小杯重量相同均為15公克,繪柳宗元山水詩《江雪》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 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。朱泥小壺搭配若深青花杯,具有濃厚的「中國品味」(Chinesetaste)。
◎略說工夫名器“若深杯”
若深小盞孟臣壺,更有哥盤仔細鋪。
破得工夫來瀹茗,一杯風味勝醍醐。
這首詩擷自台灣已故著名史學家連橫的《劍花室詩集》,堪稱名器、茶境完美結合的情景畫卷。深諳工夫茶的連橫還在其《茗談》中寫道:「茗必武夷,壺必孟臣,杯必若深,三者為品茶之要,非此不足自豪,且不足待客。」

留言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