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稀世珍藏金帝龍紋玉吐鶻〉


金代存在時間僅有120(1115-1234)文物遺存不多,金自完顏阿骨打稱帝立國以來,女真族擅“以寡擊眾”滅遼犯宋威震遠近。北方遊牧民族崇拜的是陽剛之氣,“金透雕龍紋玉吐鹘帶飾”(見附圖),金代帝王龍紋為由三爪演變為五爪之始,必然有其緣由和蘊釀期,狀似五代越窯上的三爪龍圖騰,為中國S形龍圖騰又一繼承;完顏部尚白於是國號“大金”,此器造型獨特構圖絕佳,帶金黃色玉皮是金代玉雕特色,一尾白龍盡顯“王者之風”有男性剛烈在裡面,拉絲鋸割絕技粗獷神奇,鏤刻出多層次立体騰躍之飛龍,五爪握拳身体扭曲矯健有力,贊揚力量和征服,張口露齒怒目圓睜霸氣十足,仿唐菱花形龍紋鏡式樣,底部飾八個仰蓮瓣紋,與宋金同時期特有八瓣航海圖銅鏡風格相符,盛開的白蓮座上有十字交叉革帶穿孔(見下圖)金人稱束帶為“吐鹘”用玉最為貴重(金史載皇帝與太子繫玉束帶),紋飾多採如春水、秋山之飾,宋理宗端平元年孟紅珙帶兵滅金朝,獲其主哀宗完顏守緒遺骨,有「透碾雲龍玉束帶」即可為證,失傳八百年的國寶又重見天日,還望好古博聞先進指正。
古玉是一個高風險的領域,贗品很難獲利,要學“風雅”花錢不多玩玩可以,若談收藏就非單純的買賣問題,以我個人的玩玉經驗與心得(傳世品已難鑑定真偽),真古玉都是地下挖掘出來的,如此才具有研究、考證的價值。1998年夏天我在文物市場首次發現此玉帶飾,索價十萬元一毛也不能少(交行價),據土人說法得自阿骨打太子墓,還沒有當皇帝就死了,當時為了研究就先買下來,直到2003年藏在北京九龍山水塘大石下的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墓被找到,可見盜墓者早已開挖金代帝陵,只是一直沒有透露地點,根據我個人考證此物應出自金遼王完顏宗幹(1141年離世),德宗陵名不詳其子完顏亮曾給予帝號,考古資料房山區金皇陵有十七座。
完顏亮是完顏宗幹的次子,本名都古魯納,早年在都元帥兀术軍前供職,因熙宗是嫡孫即帝位而心懷不滿,皇統九年(1149年底)時任金國宰相的完顏亮突然襲擊皇宮弒熙宗,自己當上了皇帝。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北京時,將他父親完顏宗幹墓隨太祖帝陵也一起遷去中都,據金史專家說法金太祖阿骨打陵墓有三處,初葬上京會寧府北城外稱睿陵,皇統年間改葬胡凱山稱和陵,貞元年間又改葬中都(今北京西南郊)大房山仍稱睿陵。完顏阿骨打陵西南發現五座陪葬墓,其中有三處墓室已被擾動,女真族沒有生前造陵的習俗,死後腰帶帽子(冠帶)隨葬,象徵個人的自由意志。
太祖陵又稱「斬將台」,另作為慶祝勝利的獻俘場所,金伐遼攻宋的戰爭中,每當俘獲敵方重要文臣武將時,都要舉行獻俘儀式,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便是在1128年的8月,將俘獲的大宋徽宗、欽宗兩個皇帝以及后妃大臣們押解在此,舉行獻俘儀式。在海陵王遷都北京之前,將犯錯的高級將領押到太祖陵前嚴懲,輕者杖責重者殺頭,先殺吳乞買子孫七十餘人,使太宗後嗣滅絕,後殺宗翰子孫三十餘人,兀术子孫全部被殺,為防降金的遼、宋宗室伺機生變,先後殺掉天祚子嗣三十餘人,徽與欽皇室百餘人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