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乾隆圓明園琺瑯作停止燒造〉


雍正十三年正月初十日:司庫長保、首領太監薩木哈持來畫紅琺瑯大玉壺春瓶一件,說宮殿監副侍李英傳旨「此瓶上龍身畫的罷了,但龍髮甚短,足下花紋與蕉葉亦畫的糊塗,嗣後再往清楚裏畫。」(琺瑯作)
「活記」指手工藝的美術作品,簡稱做「活」。清宮活記檔大多數都是奉旨製辦,掌握皇帝的品味,是達成任務的必要條件。雍正皇帝的審美品味要求秀雅、細緻,透過實物檢證文獻計載,可以認識畫琺瑯以龍鳳紋最為稀罕!乾隆前期素白胎畫琺瑯,仍保留雍正後期的製作風格,兩代製品相似具備很多共同點。乾隆朝製品除造型新穎、圖案豐富多樣外,琺瑯彩瓷立体造型器物明顯增多,繪畫紋飾豐富水準極高,大多出自當時的著名畫家的畫稿,如郎世寧、金廷標、王原祈、沈暉、袁瑛、董邦達、錢維城等院畫家。畫工再將“稿樣”描繪於琺瑯彩瓷器上,故能“形神兼備”美輪美奐。“清乾隆年製琺瑯彩鳳凰瓶”兩隻鳳凰色彩斑斕尾羽飄逸,眼神嫵媚口銜靈芝,站立棲息於嶙峋的山石上,傳說鳳凰是居住在仙境的神鳥,只有天降聖君和天下太平之時,牠們才會出現,隱喻當時國家繁榮昌盛。
清宮內務府主要依賴養心殿琺瑯作,和圓明園琺瑯作製作瓷胎畫琺瑯。乾隆二十年正月十一日之後“京內(即養心殿)琺瑯作”與“圓明園琺瑯作”合併歸一。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唐英死亡必有關聯性)以後,景德鎮進貢的高檔素胎白瓷越來越少,加之宮廷對琺瑯彩燒造的全面壟斷,導致技術失傳,而且燒造琺瑯彩瓷費工費時耗資巨大,逐漸趨向沒落的清王朝自然難以負擔。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十三日:因琺瑯處現無活計、分別將官員匠役等人、俱歸內務府造辦處、畫琺瑯人歸如意館、首領太監歸乾清宮等處當差。(上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