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侍衛軍副都指揮使印〉



侍衛軍副都指揮使印略考()
「文物」就是歷史的代言人,圖片就是文物的化身,文化大革命之痛,文物瑰寶遺散海外,老銅印至天16年網拍1680元起標,漏兒就在這裡!正確解讀為至元十六年(1279)元世祖忽必烈滅南宋統一中國後,初採漢人制度中央設立中書省的歷史見證物(至元二十年于高麗設「征東行中書省」)侍衛軍副都指揮使印急就章,在印体素面上直接鑿刻八思巴文,此印可能是行軍中急於臨時任命,倉促之間以刀在印面上刻鑿成。這是歷史遺存的有關文字資料之外,不可多得的重要實物佐證,它誕生於忽必烈那個偉大的時代,其本身的含義已經超過所有的文物,可以說它是蒙古人統一中國之後,向外征戰最重要的一件歷史文物。與大陸河北東光發現至元十六年中書禮部造侍衛軍副都指揮使印”(圖三),銅鑄八思巴印文略為不同(副與揮兩字各多一筆相連)。拍賣的這枚銅印包漿也自然,附著印色是油硃印泥絕對開門,雖然鬧双胞但極可能是先後所鑄,不能說文物是假的。
元代黃銅鑄造方形官印侍衛軍副都指揮使印,印面5.4×5.25cm,銅印重量216公克。印臺薄短柄鈕通高4.7cm,印文字体鑿刻三行九字八思巴文(「九疊篆」体),印鈕的兩側有釋印文內容及執掌者,印臺右上鐫刻漢字對譯侍衛軍副都指揮使印,印背左側刻書禮部造至元十六年八月日(鑄造機構)。至元十六年(1279)忽必烈任命忻都為第二次征日的元軍統帥,同時命令高麗王再次造艦九百艘。「侍衛親軍」簡稱親軍又名衛軍,負責元朝兩個都城的安全外,又是朝廷的常備精銳部隊,隨時可以派出去征伐作戰;中統元年(1260)忽必烈繼承汗位後,仿照中原王朝禁軍制度組建的中央軍隊。第一個衛軍組織稱「武衛軍」,兵員三萬人左右,至元元年(1264)改武衛軍為侍衛親軍,分左右兩翼。至元八年(1271)改國號為「元」次年將都城遷至大都”(今北京市),侍衛親軍改立左衛、右衛、中衛,掌宿衛扈從,兼營屯田,國有大事,則調度之。至元十六年(1279)滅南宋統一全國後,開始在侍衛親軍中按民族分類,原來三衛軍擴充成前後左右中五衛,大都和皇城的一般軍事防務改由五衛親軍擔負,置都指揮使統領。


蒙古軍征東元帥忻都考釋()
吾將進一步查考史料,元史征東元帥忻都,以便作出更有力的考證。
1270年(至元七年)忻都(鐵木哥斡赤斤六世孫)任高麗經略使(見三史同名錄)。
1271
年(至元八年)四月,忻都任高麗鳳州經略史,討裴仲孫(見蒙兀爾史記)。
1273年(至元十年)春正月命忻都、鄭溫、洪茶丘討耽羅(見新元史)
耽羅島林衍起義,反對高麗王的統治,忽必烈乘機派元軍駐高麗統帥忻都、洪茶丘和高麗將軍金方慶,率軍攻入耽羅島鎮壓林衍。高麗儘管已經由蒙古人駐守,但是,仍處於經常反叛的狀況。高麗朝廷已經撤退到與漢城遙遙相望的江華小島上,並在島上指揮抵抗。然而,1259年高宗(王瞮)遣世子王典作為人質到蒙哥宮廷。忽必烈繼任大汗後,護送其回國統治高麗是為元宗,還把自己的親生幼女忽都魯揭里迷施(後封齊國公主)下嫁世子王諶,從此高麗王朝通過與元朝王室的聯姻成了一位順從的屬臣。
1274年(至元十一年)忻都登解元之榜(見宗譜)。
忽必烈命令屯戍高麗的鳳州經略使忻都,為統領蒙古元帝國聯合軍元帥,103日從高麗合埔(今韓國鎮海灣馬山浦附近)出發,渡海征戰日本列島,直搗日本攻佔對馬、一岐兩島,在肥前松浦郡、築前博多灣(今福岡附近)登陸,雙方展開激戰,雖獲小勝卻未深入其國敗之,1120日元軍艦隊遭遇颱風襲擊敗退(地點日本九州),元軍只得倉促撤回。
1278年(至元十五年)忻都為在高麗的忻都(見弘治徽州府志)。
高麗忠烈王(王諶)與齊國公主婚後第一次回元省親,覲見忽必烈入朝前,忻都專程拜訪忠烈王,希望能在面見皇帝時多多美言。王諶提請廢除元朝專設在高麗的達魯花赤(鎮守者),忽必烈也允准了,忠烈王更是規定高麗境內服式依照蒙古;高麗國王廟號此後不得用,只能有王並冠以字以示效忠元朝廷。
1279年(至元十六年)蒙古軍擊滅長江以南的趙宋帝國,忻都為侍衛親軍指揮使﹝見此枚銅官印﹞。
次年二月御衣局使臣劉貫道恭畫《元世祖出獵圖》,忻都隨侍忽必烈身後,畫像中戴尖頂冠帽,手持正是調兵遣將的九遊白旗
1280年(至元十七年)忻都為征東元帥、後為行省右丞(見三史同名錄)。
忽必烈為便利東征日本的調度,將朝鮮半島的貢屬國高麗王國合併改設為征東行省。
1281
年(至元十八年)春正月命忻都、洪茶邱由高麗渡海至日本(見元史)。六月,忻都與日本兵戰於鹿島失利(見新元史)。八月,忻都為中書右丞(此為在高麗的忻都)(見新元史)。
強大的蒙古元帝國第二次攻日,730日夜間遭遇更強大的颱風,船隻多毀軍事行動遂敗。元日戰爭是忽必烈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所引發的戰爭,依日本年號稱戰事為文永之役”(第一次)弘安之役”(第二次),進攻的路線參見附圖。
1285年(至元二十二年)忻都為踢裡王詔討使(見新元史)。
1286
年(至元二十三年)忻都為湖州達魯花赤(見萬曆湖州府志)。
1287
年(至元二十四年)忻都由吏部尚書除,任吏部參知政事(見元史)。
1288
年(至元二十五年)忻都任尚書省參政知事(見元史)。十月,忻都等十二人理算六行省錢穀(見新元史)。
1289
年(至元二十六年)忻都由江浙參政升尚書左丞(見元史)。
1290
年(至元二十七年)忻都任尚書省右丞(由左丞轉),(見元史)。
在高麗之忻都所部別笳爾(黑龍江黑水府)田戶饑,給九十日糧(見蒙兀爾史記)。
1291
年(至元二十八年)忻都任尚書省平章政事(見元史)。
1292
年(至元二十九年)忻都討伐西北叛王(見元史)。
1300
年(大德四年)忻都任石埭縣達魯花赤(見嘉靖池州府志)。
忻都,蒙古人,大德間監石埭縣,舊置歲輸秋苗二萬八千石,皆本邑轉輸山陂,所費不貲,都請改折色名輕齎,著為令,民立宣化碑以頌其德(見大清一統志)。十二月賜諸王忻都鈔五萬錠。按忻都為東道諸王(宗室表烈祖系,鐵木哥斡赤斤六世孫),故以為高麗鳳州經略使,國王忽林赤亦聽其節制(見蒙兀爾史記)。
1206年成吉思汗首先征服了西北地方和中亞,降伏了遊牧於金山延續回鶻文化的乃蠻部,得塔塔統阿,使之傳授回鶻文。1209年畏兀兒首領“亦都護”率先歸附蒙古,高昌成為蒙古大汗的直接統轄之地,大批回鶻貴族隨軍東征西討征戰疆場,成為蒙古統治者的左膀右臂,許多回鶻知識份子也受到重用入朝為官,使畏兀兒(維吾爾)文化、佛教得以傳人內地和蒙古地區,促進了當地文化與佛教的發展。畏兀兒(Uihur)是元代對高昌回鶻國的稱呼,實是來自突厥語Uighur的音譯,學界習慣稱呼為「高昌回鶻」。《西寧王忻都碑》刻於元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,蒙漢文對照,蒙文據漢文譯,在甘肅武威。忻都(鐵木哥斡赤斤六世孫)維吾爾人(回鶻族),其父阿台不花是成吉思汗宿衛。據碑文所示,碑建於元朝至正二十二年(1362)十月,主人公忻都為畏兀氏即回鶻族。忻都“世為北庭名族”,他的祖父哈刺“國初,實輔翼其主,來歸我()朝。居官冶民,克盡乃職,興利去害,屢獻嘉謨。贈中奉大夫,嶺北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、護軍,追封范陽郡公。”其父阿台不花“氣剛力勇,臨難不變”,戰爭中“親冒矢石,以建奇功”,遂授持節儀衛之官。
蒙古尤以受回鶻文化影響最多,襲用回鶻文字就是一個證明。突厥語“亦都”(iduq)漢語發音為“亦都”,語意是神聖。突厥語“護”(qut)也譯作“骨”意為福氣。亦都護也解讀為“神聖陛下”。回鶻君主就已有「亦都護」(iduq-qut)的稱號。
註釋:危素撰《西寧王忻都碑》忻都生於至元九年(1272),卒於至順三年(1332)正月享年60年,死後追封為西寧王。事實上因與黃金家族聯姻關係,叫忻都的不僅有蒙古人,還有維吾爾族人和回族人,成吉思汗的六世侄孫忻都的生年可能有誤。 

成吉思汗六世孫忻都察()
元惠宗妥歡帖睦爾,在位時間1333年至1370年,1368年元朝被明朝推翻之後,蒙古人逃離大都,退居塞外回到漠北草原,建立北元政權;13688-13704月為北元皇帝,蒙文手抄本《北元通志史》,據說作者是妥歡帖睦爾(明朝稱其為元順帝),現藏於蒙古呼和浩特史博館(蒙古國史館),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「青色城市」,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。《北元通志史》記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家族的墓葬地點,卻獨漏太祖鐵木真歸藏何處!此古籍翻譯成漢字有一百多頁(台灣文物前輩有1994年影印本),到目前為止這是迄今所能查到忻都公的惟一記載:
「鐵木真窩闊台第六子合單(1207年生)火輪撒(1220年生)乎魯歹(1234年生)→“忻都察(1248年生)1274年征日時年26歲,歷經元世祖忽必烈(1294年逝)成宗鐵木耳帝(1308年逝)武宗(1311年逝)仁宗(1320年逝)五朝,至順年間(1330-1333)受封隴王;元史征東元帥忻都統領蒙古軍二次討伐日本,統帥忻都維吾爾人,生卒年關係不大,(維琪百科目前還沒有征東元帥“忻都”的條目)。當然這只是推測,我們還將進一步查考史料,以便作出更有力的考證。信得過的史料?忻都值得注意的是,按元代蒙古定制,達魯花赤(一個地方或部門的最高長官→鎮守者…進行監臨統治)必以蒙古人充任,由此我們可以確認忻都公的蒙古人身份。
忻都全名叫忻都察”(1248-1313)卒年65歲,蒙古語三音節詞韻律模式,忻是“突厥語”漢化後寫出來的蒙古百家姓(漢化讀音),八思巴蒙古字拼音與寫法均類似藏文,即採畏兀兒(回鶻)語系文字結構而創,忻都察蒙古口語稱謂的特色,在後接的附加語(接尾語讀音),表示某種敬意“察”,有如首領、大汗的意思(表音、表意、表形)。回鶻、突厥、契丹語同為阿爾泰語族群,人名的音譯特性是“拼音形式”,語法以“謂語”在“賓語”之後,狀詞在最後,以及語尾的變化等,這是阿爾泰語系共通的語法。
結論:中國元朝忽必烈皇帝,蒙古汗國宗主兩次東征日本之戰(1274年與1281),有關兩度征日元帥忻都與高麗將領洪茶丘副元帥,最終均死葬於內蒙古地區(《北元通志史》中有記載),由此可見歷經兩次潰敗草原蒼狼,蒙古艦隊主力已轍退返回中國,並未如外傳遭颱風摧毀葬生魚腹那麼慘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