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盛清三帝漢化和文化薰陶〉

北京為五朝故都(金、元、明、清與民國),文物鼎盛,古器文玩,均集中「廠甸」(琉璃廠);金代稱燕京,古曰海王村(海陵王遷都),金章宗完顏璟皇帝,其母是宋徽宗的某位公主,他不愧有宋室血統,其書法酷似趙佶的瘦金書,由於受中原文化的影響,仿照宋徽宗收藏印的格式,也製作了七枚收藏印,即“內府”葫蘆狀印、“明昌珍玩”、“明昌御覽”、“明昌中秘”、“明昌御府”、“群玉秘珍”、“御府寶繪”方印,漢化政策比遼進步。
金章宗完顏璟重修孔廟建築後,藏書樓由章宗皇帝賜名“奎文閣”,自宋代歷朝以來,孔子一再被最高統治者封諡,帝王所賜書賜扁皆藏於奎文閣,現代奎文閣上三個字是乾隆皇帝所書。“奎”是28星宿之一,又是曲阜的代稱;“奎”即文神之意,指“文星傑才”,孔子是文化聖人,故將孔廟藏書樓起名“奎文閣”。明代大學士李東陽《奎文閣重置書籍紀》碑文說:「闕里(杏壇遺址)宣聖廟,舊有奎文閣,以貯古今圖書籍。在大成殿之前,杏壇之南。金章宗重建規制頗精,國朝置衍聖公府,其屬有奎文閣典籍一人。凡朝廷有事于廟,則禮迎香幣庋于閣中,以俟行事。…聖賢之道,非言莫明,聖賢之言,非書莫載,天下之書亦多矣!」
而清代皇帝是大金後裔,清聖祖康熙“尊孔信儒”重修孔廟,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玄燁祭孔子廟說:「武功夕德彪炳簡冊,朕仰承先烈集此大勛,保泰持盈,彌深竟業,秉告成功于太廟。」康熙帝明白表示他統治得成功,得益於孔孟,尊孔子為「萬世師表」,說孔府是詩書禮樂地,日月星辰天。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《康熙字典》刻本編成,是康熙皇帝敕命纂修的大型漢文字書,至今仍是人們閱讀、整理、研究古籍的重要工具書。世宗雍正二年(1724年)清廷再度大修孔廟,使之煥然一新。盛清三帝對中華文化的仰慕與喜愛,更超過一般漢人,文人畫以詩、書、畫、印相結合的中國傳統藝術,也擴大了印章的應用範圍,這種文人士大夫所鍾愛的一種藝術消遣方式,引入清廷皇宮後被傳承下來(古月軒)。到了清代乾隆帝書畫收藏鑒定用印,人稱“五璽”,“乾隆御覽之寶”、“石渠寶笈”、“宜子孫”、“三希堂精鑒璽”、“石渠定鑒”,究其沿革本原,均承襲自故宮博物院第一代主人宋徽宗!
相片:金章宗完顏璟“明昌御覽”收傳印記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