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遼金頭魚宴魚形玉佩〉




“遼金頭魚宴魚形玉佩”長5.8、高3.1、厚1.6公分。玉器造型有一定得淵源,藝術風格帶有地域特色,玉魚嘴部穿孔可供繫掛在腰帶上,為和闐白玉琢製而成,工匠利用黑如漆或煙如煤巧色,雕琢出腹部有受紅褐色浸蝕的“頭魚”(3)時代特徵很明確。北方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,游牧生活方式以採獵為主,從一處移居到另一處,目的是尋找獵物及野果。
根據遼代生活習俗,皇帝初春外出遊獵時,鉤魚是“春捺缽”的重要活動之一,傳統捕魚方法是種生活技能與生存智慧。先要在冰面上鑿開四個洞,將中間的冰眼鑿透用以鉤魚,週邊的三個不鑿透用以觀察。游魚將到時“觀察人”告訴皇帝,皇帝就到中間的冰眼用繩鉤擲魚。魚中鉤負傷帶繩逃走,先放鬆繩子任其逃去,等魚掙扎疲累沒勁了,再用繩子把魚拽上來。最初捕獲的第一條大魚謂為“頭魚”,主要指的是鰉魚、鱘魚和胖頭魚,得頭魚後遼朝皇帝往往要大肆慶祝一番,“頭魚宴”習俗對契丹、女真族影響深遠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