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品味歷程牽引出懷舊是常情〉


貴族品味是什麼?讀董橋自選集《品味歷程》終於明白,“大師”(Master)不同於“名人”(Masters),才氣高出乎其類,功力深拔乎其萃。董橋以博學著稱,而其博學的一大源頭,來自他對中西「骨董」的愛好與用心,對“從前”的傾心難以忘懷和依戀追慕之情,寫作題材常借物言史,他懂得你不能懂得某種事物內在的美學或哲學,或文化上的品級高下差異,他因為掌握了這種神秘評判品鑒的標準,所以才驕傲。自古中國文人心高氣傲,找到“自信”並引以為傲,看收藏品即可知文人畫“內蘊精神”(充滿傲氣),自傲者眼高於頂“看不起人”!香港九七前後古物大量流到台灣,當時看到流落市場的祖國珍奇文物,我就會立即買下來,是以「身分認同」對自身文化無盡的鄉愁,探索中國文化歷史的“生命力”讓我感動。
買藝術品有兩種人,一種是錢太多;另一是自大狂、心高氣傲者,太臭屁!為什麼說「真善美」?就是因為先有真,善才有意義,不然就是“偽善”。真善之後才會感到美,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忽略了真的重要性,例如有人喜歡買仿冒品,認為只要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裝成很有錢的樣子,騙過別人,滿足自己的虛榮心。但是美國最近有個研究發現,買仿冒品付出的代價,可能比省下的錢多的多。人們買仿冒品是想用“假的”來增加自己的身價,但是他們不知道騙過了別人的眼睛,卻騙不過自己的大腦,不誠實者在不知不覺中,比較會作假、敢欺騙,使自己做出了更多不誠實的行為。做人最重要的是真,一個不真的人是虛偽的,是不值得信任的。
人生最有趣的風景是「品味」!品味就是一種“認識”方式,顧及到對單一事物的判斷,對潛藏於審美主体內來自傳統之「古」,文人是以傳統文化積澱出來的整体美感,來進行對每一單個審美對象的品味;而品味“認知”方式中,並無某個普遍準則的存在,只希望後學同好也能懂得品味,表現出有錢、又有閒的時尚感。台灣藝術家楊柏林說得好:「閱讀真文物和結交真朋友一樣,可遇不可求。……我喜歡聽千年骨董尋寶的傳奇,當一個人生命經歷許多奇特的冒險故事,會使他的收藏、人生品味和生命高度一如國王。透過彼此對真正古文物的見證,他甚至能鑑賞我最早期的作品〈思緒國國王〉,當英雄所見略同,便可以在對方微笑的眉宇間,傳遞一種如古典音樂般的語言和情感。」 

附件:〈論品味與鑑識〉原傳送時間:2007/6/14
談到皇族“玩古”品味,宋朝皇帝宗室趙希鵠(11411196)以器物考古賞鑒為主,1190年作《洞天清祿集》趙氏家族五代均為鑑賞家,唯對物性更熟稔故,才有為物“品第高下”的能力;共有一、古琴。二、古硯。三、古鐘鼎彝器。四、怪石。五、水滴。六、研()屏。七、筆格。八、古畫辨。九、古翰墨真跡辨。宋人對美感的執著與肯定,已具獨立判斷之能力。
宋代女詞人李清照(10841055?年)號 易安 居士,還是位民間收藏大家;「歸來堂」是她與夫趙明誠讀書的地方,共同研究“品賞整理”典籍碑帖金石,成了千古留香的文明典範。李清照寫《金石錄》後序中有夫君的南逃指示:「從眾,必不得已,先棄輜重,次衣被,次書冊卷軸,次古器,獨所謂宋器者,可自抱負,與身俱存亡,勿忘之。」宋代以來首重瓷器且容易保存,由此看來不是沒道理!
晚明文震亨《長物誌》,論及美學品味方式與步驟,提綱整理如下:一、鑑定真偽,判定年代。二、品評優劣,雅俗高下。三、描述形制、種類、用途、刻工、材質、技術,並考證由來。四、價錢(估價)。五、賞析語言(意象批評、情境種類)。六、評論得失。每位“鑑賞家”鑒、識、賞、玩的一套過程不必相同,若家無“長物”拿不出一件值錢的文物,能展示的都是毫無收藏價值的地攤貨(偽劣、仿件),那這位收藏家也就“玩完了”(Game over)
註解:失敗、輸光之後只能淪落為騙子,再來欺騙下一個“棒槌”外行人,如此就演變成惡性循環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