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直山審定葉德輝遺印考〉




2011年元月中旬,網拍得標壽山石老方章一枚,前人所遺古印“直山審定”頗合我意,“審定”即肯定的答案,像山一樣不可更改!當時也不知其來歷,但我知道它是個好物件,有考證空間和價值的歷史文物,卻無人認識沒有人要買,彷彿前世緣定濡沫相伴,如有鬼神相助般使珍寶自來,讓吾撿個便宜1580元新台幣標下,買來當鑒賞章使用;隨著“好運”就接二連三跟來了,淘得清代弘曆、弘旿、高鳳翰、趙之謙、阮元、笪重光六組三連章,碩大的壽山石田黃璽印,“石帝”雕龍共十八鈕進駐咱書齋,古物有“靈”聚散之間自有因果!“藏書印”真功夫在印外,印頂別出心裁落「富」字款意味“富貴到頂”,富等於發財、多金的同義字,台灣語所說的“好野人”,另可作“有閑即是有錢”解釋,“閒暇”恐怕也確是另一種富!
產於壽山村山坑礦脈的虎崗石類,晚清光緒年間開採,質細微堅色彩斑斕,色栗黃不透明,石紋似虎皮紋,表現出巍峨高山的攝人氣勢。雕刻石印講求刀法,大膽操刀鑿刀粗獷,鑿刻文字蒼勁有力,印文佈局規整,非尋常刻印匠人作品。如何辨認印主(印章擁有人),經過年餘深入探討研究,今日公開此枚歷史文化古物,鑒賞標誌印可分為“鑑”和“賞”兩大類。“鑑”類藏書印印文多為“校訂”、“審定”、“勘讀”等,或直接記錄鑑定結果,如善本、宋本等;“賞”類藏書印印文多為“鑑藏”、“鑒賞”等;如清人葉德輝的“直山審定”圖書鑑定印,印面長寬3.5x3.5公分,高6.2公分重162公克,富麗堂皇展現精神,給人賞心悅目之感,雅而不俗有一股書卷氣,氣韻生動如虎生威!
葉德輝(1864-1927年)字煥彬,號直山,別號郋園,祖籍江蘇吳縣,太平天國動亂之時,其父葉雨村始遷居湖南,葉德輝即出生於長沙,十七歲就讀嶽麓書院(註釋)時,買了個湘潭縣籍,光緒十一年(1885年)中舉人,七年後會試中第九名貢士,殿試二甲,朝考二等,以進士身份授吏部主事。1898年康梁維新變法時,其橫加指責,成為反“戊戌變法”的頑固派。1915年袁世凱欲恢復帝制,湖南成立擁袁勢力籌安會,葉德輝贊成“復辟”並擔任會長;辛亥革命後,長沙市民欲改坡子街為黃興街,以紀念首義領袖黃興,葉卻命人搗毀街名招牌。1927年4月11日,湖南革命群眾在長沙召開「農民協會公審大會」,以鏟除「封建餘孽、豪紳領袖」的罪名,14日將葉送往瀏城橋門外的識字嶺槍決,家中珍善書籍、金石字畫、古銅遺稿、金銀珠玉、衣服器具等,均被彼等搶劫一空,存餘少數書籍、碑帖、書版,充為中山圖書館所有。
結論:歷史文物都隱藏著失去的光彩,那一段段的時光,相對於永恆的時間,如露如電似夢幻和泡影,只能循線追索昔日的餘光殘影;出自名流學者之印,其藝術個性自非尋常印章可比,是繼承中華文化優良的傳統,在文人書齋中經常能看到它的倩影。“藏書印”用以表示圖書所有權,鈴於書上的一種印鑑標記,屬一種微型的實用性藝術品,具有明顯的中國文化特色;藏書印的收藏及趣聞逸事,它們既有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的價值,也有聯誼交流和收藏的價值,頗受收藏家的青睞。清末民初著名藏書大家葉德輝富收藏、精鑒賞,他的名言是“老婆不借、書不借”,並在書裡都放春宮畫,據說可以避火神。其藏書印有無尚齋、郋園手校、奐彬審定、葉氏麗廔藏書、觀古堂監藏善本、葉德輝煥彬考藏閱書等20餘枚。位在長沙郋園的藏書處曰“麗廔”,其“觀古堂”(著書處)藏書達20多萬卷,居當時藏書規模之翹楚;代表作有《書林清話》、《藏書十約》、《觀古堂藏書目》等,並校勘蒙古文獻《元朝秘史》,辛亥年這些書裝滿1368個書箱,真可謂“富甲海內”。故曠代鴻儒葉德輝文房用鑑藏印與眾殊異,「富」字與印文上下呼應獨出心裁,無言地表達主人的心跡!
註釋:湖南嶽麓書院大門楹聯「惟楚有材(左傳),於斯為盛(論語)。」晚清(1903年)改為湖南高等學堂,至今仍為湖南大學下屬的辦學機構,歷史已逾千年,是世所罕見的「千年學府」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