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拾遺補缺成化窯孔雀綠釉〉

分析文物界專家可分五大類:
1.學者專家型;
2.博物館研究員型;
3.考古專家型;
4.市場經營者(行家裡手);
5.盜斗專家(三國摸金校尉傳人)。
吾學瓷則是博取各家之長,擇其善者而從之,如今膽敢與學有專長的前輩名家較量眼力,“兔年躍起”一場廝殺是免不了的!古玩行“一刀劈”切下去成兩半,大半是「騙子」(impostor)最怕與我連線,只剩下一小半倒是玩真的,有心“求真”者值得鼓勵!
是真古董嗎?東西真到代嗎?專家的“否定”不承認,對“不開門”或難辨偽古董的排斥,必然導致這些「文物」的毀滅消亡!對有實務經驗的陶瓷專家來說,“目鑒”比科技鑑定更可靠,有時鑑定書反而是廢紙一張!從來都是東西在說話,很多均是老邁年高者(眼神不行了)簽名的保證書,再加上求證曠日廢時,隔幾年等你真正弄懂了是假的,跟誰去打官司!
友人評論提出四個重點,非常中肯“有見地”,特貼在網上供大家參考:
一、會鑑定並不代表專業權威!
二、有權威的並不代表以窺全貌!
三、已窺全貌並不代表沒有走漏眼!
四、沒有實踐就沒有進步!
2011年4月23日(星期六)「鑒寶」瓷器專家張如蘭: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、原北京市文物進出境鑒定所副所長、副研究員;陶瓷鑒定專家。成化窯孔雀綠釉馬蹄盃,口徑9.35、高4.45、足徑5.9公分(見附圖),把物件審定為“假的”,使瑰寶蒙塵亦有失厚道!5月9日藏友拿來請吾“掌眼”,除“大明成化年製”書寫筆跡與官窯款識無誤外,鑑定重點主要看双方框描線重疊處,青花下沉有吃釉現象,氣泡小而尖夾帶少許稀疏的大氣泡,杯內透明釉自然老化,足部釉下彩孔雀綠釉與胎交接處,用放大鏡察看有兩三處“土咬”痕,完全是“大開門”的真品!
(“頂”或“踩”歡迎陶瓷同好討論、表態…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