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6)淘寶撿漏 點石成金

中國的古文物太豐富,沒有一個專家能認識所有器物,對於那些散落在民間的歷史文物,如果任其在舊貨市場和地攤上低價位流轉,就無法避免對這些文物的損害,希望有能力者都能去“淘寶”。在古玩界“撿漏”是非常令人嚮往的事,從中發掘國寶文物讓它們重見天日!可是“打眼”容易撿漏難,撿漏不是賭博,不是碰運氣,而是學識、眼力和感悟能力的綜合体現。很多人不看好的東西,你卻獨具慧眼識“英雄”,而且能看出它巨大的升值空間,這樣撿漏就會變成為一種“傳奇”(如一個銀元買成化鬥彩雞缸杯的故事)!
“淘寶撿漏”是我購買古玩的主要來源,僅憑一己之力為救國寶敗家,吾會“盡力一搏”後來居上、青出於藍!雖然個人勢單力薄,凡走過必定留下“紀念物”,要把能文化古物找出來才能算數!首先要有精確的眼力和對市場行情的評估把握,撿漏是雙方在一場交易上,展開眼力、市場洞察力、甚至心理素質之間的較量。文物專家認為“撿漏”也是一種社會責任,看好一件文物(文化遺存),可以不必清楚它的確定價值,但你一定要肯定它是個好物件,有考證的空間和價值,這才是最重要的,即憑眼力和機遇,花很少的錢淘到“價值連城”的寶貝。好古、玩古者一要知道,文物、古玩、古董之間的差異與區分,“古董”是通俗語,泛指一切真假古玩,“古玩”又高一等,指具有收藏價值的百年古物,“文物”則是指具有研究價值的文化遺產之統稱,包括古代書畫、銅器、瓷器、玉器與雜項五大類。每當遇見對的東西(真品),收藏不僅僅是出於投資升值的考慮,重要的是要有探索的樂趣和文化追求,並且能激發繼續考證的欲望才可以購買。從事古代文明與美術考古等研究,乃個人的興趣與嗜好,本人屬於“個別專家”研究文物可不受設限和規範,聰明人能打破成規,重新“思考”並獨立判斷(發現新文物的“分析”能力如何?),必須自己找出答案。
【速報】君子安貧,“達人”知命!“尋龍探寶”新春第二把今天剛開獎,又是“三響炮”!弘旿書畫三連章,清初田黃石鰲龍吐珠鈕(印文賞析、考辨另有專文探討);台北老藏家兩年前過世“遺藏散出”,咱家趁此良機挑肥揀瘦“擇其真精”舊藏,一舉拿下“璽印類”元、明、清古印九方,包括七件壽山石與二件銅官印,其中至少有七只可列入“國寶級”文物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