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揭開三秋杯神秘面紗三部曲〉




目前存世“三秋杯”有成化、雍正、乾隆等朝作品,以成化一朝最為豐富和名貴,口徑有大小區別,還有的一種三秋杯做成“不倒翁”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《成化三秋杯》高4.3、口徑6.8、足徑2.6公分,本人所藏“明成化窯鬥彩三秋杯”(1)4.6、口径7.3、足径2.6公分,從胎体看是“肉紅色”即由麻倉土所造,蝴蝶翅膀有上黃彩、綠彩、紅彩或覆紫彩,蝶翅所施紫彩即所謂“姹紫”或“差紫”,其特點是色濃而無光,為成化鬥彩所特有,是後世仿品所不能及之處。

當年收藏大家孫瀛洲用四十根金條換大明三秋杯,現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,故宮專家呂成龍說:「成化鬥彩瓷器在用彩方面很有特點,比如說它黃紅紫綠並不是一種顏色,在運用上,比如說有鵝黃、薑黃,紅有棗皮紅,還有一種鮮豔的紅色,彩料是比較豐富的,所以表現起物象比較得心應手,另外成化鬥彩當中還有幾種比較特別的彩,比如說有一種叫“姹紫”(差紫)的礦物彩,這種彩料可以說前無古人、後無來者,是空前絕後的一種彩, 它的特點就是彩比較厚,很像“鐵疙瘩”那種感覺,它是一種褐色的彩,沒有光澤,這種彩直到今天為止也沒有人能仿出來。」

三秋杯如此名貴,倒成了故宮器物部主任呂成龍的負擔,他曾向孫洪琦坦露,自己不願觸碰這個常人難得一見的珍品,每次搬動時都如臨大敵,汗不敢出,生怕一不小心毀了國寶,就此“丟了飯碗”。文物鑒定大家耿寶昌對三秋杯的評價是“無與倫比”。而前上海博物館的館長、著名瓷器鑒定專家汪慶正的論斷更是驚人:「此杯若是拿到市場上拍賣,起拍價至少是5億美元(應是口誤)!」其實汪老想表達的意思成化斗彩三秋杯乃是“無價之寶”!(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