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巧如範金耀州窯磨喝樂瓷偶〉





宋代都城汴梁“七夕”前後後折荷花、荷葉的習俗,每家至初六日、七日晚多結彩樓於庭謂之“乞巧”樓,鋪陳磨喝樂、花瓜、酒炙、筆硯、針線或兒童裁詩,陶瓷、玉器、刺繡等都有出現此一系列的“蓮花子”題材。據《東京夢華錄》卷八〈七夕〉載:「七夕前三五日,車馬盈市羅綺滿街。旋折未開荷花,都人善假做雙頭蓮,取玩一時提携而歸,路人往往嗟愛。又小兒須買新荷葉執之,蓋效顰磨喝樂。」據考證“磨喝樂”是梵文的音譯,本佛經“摩睺羅”今通俗而書之。原意是佛經中“天龍八部“諸神之一,自印度佛教東傳後其形象受中華文化熏染,被視為釋迦牟尼出家前的兒子,以小童的形態出現,進而逐漸演化成為中國情人節獨有的“吉祥物”。
《歲時廣記》中載:「磨喝樂南人目為巧兒。今行在(杭州)中瓦子後市街眾安橋,賣磨喝樂最為旺盛。《夢粱錄》中說:「市井兒童,手執新荷葉,效磨睺羅之狀。」元代劇作家孟漢卿所作的《 魔合羅》雜劇,魔合羅梵語音譯作摩睺羅,指宋元時期用土木雕塑以供佛的童偶,後來演化成小孩的玩具。《醉翁談錄》説:「七夕多博泥孩兒,端正細膩,京語謂之磨睺羅,小大甚不一,價亦不廉,或加飾以男女衣服,有及于華侈者,南人目為巧兒。」“摩睺羅”眉開眼笑的小兒形象天真可愛,童子坐姿手扛著蓮蓬,借用諧音表達“連生貴子”的寓意,明清時期這一紋樣應用十分廣泛,民間將磨喝樂視為人間團聚、歡樂幸福的象徵,填補了牛郎織女七夕相會又匆匆離別的缺憾。
韓國古代女詩人黃真伊有首漢詩叫《半月》:「誰斷崑崙玉,裁成織女梳;牽牛一去後,愁擲碧空虛。」把半月說成美玉之梳,及銀河相會後孤寂的愁容,巧喻牛郎不在還要梳子幹嘛?又逢七夕,縱然沒有“金風玉露一相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”的浪漫,兩年前買到一個耀州窯姜黄釉青瓷“磨喝樂”小玩偶( 9.3 cm)給自己,也未嘗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。 

相片:1.宋代耀州窯磨喝樂小玩偶。2.摩睺羅手持蓮蓬瓷塑造型。3.摩喝樂眉開眼笑小童形象。4.耀州窯摩睺羅胎土緻密精細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