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待考品洪熙窯龍紋蓋罐辨析〉



學中國青花瓷器斷代,要以鈷料為來源為依據加以分析,青花瓷是用進口青料或國產青料,原料燒成後“發色”起著關鍵性之作用。永宣時期是明青花瓷鼎盛時期,大多數用的是“蘇麻離青”鈷料,青花發色多種多樣,但大體可歸納三種:(1)湛藍。(2)深藍色。(3)灰藍色。尤其要與元青花發色結合起來研究,因永宣瓷器見到的機遇較多,不帶官款的青花瓷器,過去一向認為是宣德以前的產品;有“大明宣德年製”官窯六字楷書款者最為典型,大多數是以進口“蘇”料繪製的。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對景德鎮陶瓷研究所,針對大量的宣德青花官窯標本進行了測試,所用色料為“高錳低鐵”的國產鈷土礦(特點鐵銹斑較少),通過對帶款的宣德青花瓷器分析發現,宣德青花瓷中有部分瓷器不是用“蘇青”而是用國產青料繪製的。這一結論似乎預示著明王朝在洪熙與宣德初年停止鄭和寶船下蕃,採取緊縮政策有關,藍料呈色度不如元青花濃艷,暈散現象也比永樂青花少。
由於青花料的產地不同或配方不同,其呈色效果必然不一樣,為能準確了解那種青料燒出什麼顏色,工匠就將不同的青料畫於此盤上,並作好編號,試燒後觀其結果,這即所謂「照子」;1993年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御窯遺址,發現了宣德地層中的青花試料盤(圖1),此盤1998年曾來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,所繪花卉呈色有明顯濃、淡、豔、雅之分,每朵花下有編號,其中“樂一號五花瓣暈散濃重,標示二號畫菊花、三號畫蓮花,樂三號畫牡丹花,樂字號是與景德鎮批毗鄰江西樂平產的青料(文獻稱陂塘青或平等青),這充分說明宣德已試驗並使用國產青料的事實。拿青花試料盤上的花卉(含葉及釉里紅靈芝紋)與此無款青花罐器蓋紋飾“比對”相吻合,可得到最後的結論不是“到代”()、便是新燒仿品(),沒有「灰色地帶」的第三種選擇空間!
明代介於永宣之間洪熙帝在位時間不足一年,至今尚未發現有洪熙年款的瓷器,故其無款官窯器物就更難辨認了,耿寶昌說:「若不混在永樂之列,則必雜於宣德之中。」每件文物的產生都有它的傳承脈絡,只能從藏傳佛教中密宗傳承的特殊行門來辨識分析,青花瓷器上的卍字雲紋即為“符咒”的一種,上下以仰覆蓮瓣紋相映(繼承前朝創新紋樣),及此罐上繪五朵卍字雲紋,均和藏傳佛教屬“密教”有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,在明初永宣盛世燒製的青花瓷中最常見此“帝國符號”;遠古的信仰與崇拜,完成結合在圖騰活動中,祈福禳災的祭神儀式稱為“禮”,禮還包括建築、雕塑、雕刻、繪畫與燒造瓷器等等,這一類所謂的“古美術”造型藝術(Plastic arts)。每一件真的古代美術品,都會有意或無意地流露出某種美學觀點,這類器物也是中國文物的第一手資料。古人“尊天敬祖”重鬼而隆祀,解讀王者祭祀「自我授權」最關鍵證物,如果您夠聰明便能讀懂這類符號(符咒),卍字符號象徵佛教法脈傳承,“飛龍在天”見本欄目前面那件弘治青花盤,也是畫五朵卍字火雲紋,龍能上天、入地、潛水及在火中穿行,演變成燒造瓷器的一種規範,可視為官窯身份證的一種密碼。()
圖片:1.青花試料盤1993年珠山出土。2.內部淨裏與接胎線擠壓出泥漿斷痕自然。(註解:永樂、宣德窯器裏子很規矩俗稱 “淨裏”,再說宣德壯罐成型工藝,大件器物鑲接技術高明,內部接胚以子母口扣合,在相扣黏合的接痕處填補熔點較瓷胚低的接頭泥。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〈前墅古龍窑文革期朱泥老壺〉

揭穿詐騙 共犯結構(51)

〈文革研製大紅袍標準壺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