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土意識在地行動,將以一己之力去完成,這是一次研究排灣圖騰藝術的重大突破,以手中持有的“祖靈之門”木雕實物為研究依據,也是重新發現台灣尋根之旅,探尋消失的王國“大龜文”,台灣最早不可一世的「王國」,原初由十個部落組成,以兩大頭目家邏發尼耀 Rovaniyau 與酋龍 Cholon 為中心,其他八個頭目 (Pasalaqob,Culelj,Qovelign,Qonvolj,Qaveleng,Rutangcan,Qapulo,Sulunong) 各自前來歸順投靠並獻上領地,透過「五年祭」 (Maleveq) 儀式鞏固社群意識,大龜文 ( 內文社群 chaovoovol) 之所以能發展出攻守聯盟休戚與共的王國,從人類學觀點來看,原住民宗教祭祀儀式是伴隨神靈觀念而產生的,「五年祭」為排灣族“祖靈信仰”達到痴狂的地步,為祭儀之用出草獵人頭,“刺球”以前要獵過首級者才能上剌球架,五年祭精神除追念祖靈信仰外,其首要任務就是團結族人及鞏固領土的重要手段,成為統治者凝聚族群的工具,此乃排灣族所能勃興並開拓疆域的最基本因素。 2007 年 3 月 19 日我聘請三名排灣族人組成的探查隊,為史蹟探勘親自前往神秘王國走一趟,「探險」 (Exploration) 意思是為了“發現”或揭開事實真相而調查,主動地涉入險境到未知的地方去考察,一如日本人鳥居龍藏、森丑之助等人,多次深入台灣山地原住民部落探查。台灣高山族自古以來即有出草“馘首”習俗,令清代滿族人畏懼的後山生蕃,您不能不知道五年祭原本獻祭品就是“頭顱”,從屋外頭骨架上擺放的頭顱有日本人拍攝照片為證,從原本的祭祀物轉變為“祭物神” ( 排灣木雕中的頭顱飛起來 ) ;五年祭其內涵意義確實為出草行動之始,刺球第一顆即用人頭,耆老年幼時曾經看見 Ro 族之人,砍取敵首後回到部落,將頭顱擺在頭目住家前廣場,摹擬祭儀由男士們輪替向上拋,血踐廣場看了很恐怖。據“獵人”霧力乙社頭目後人傳述,內獅頭社與 Ro 部族有籓屬關係,五年祭時第一個先飲酒者為獵頭勇士 ( 被頭目封為“拉拉阿戰” ) ,表揚其對部落生存立下大功勞,其次飲酒的是山豬英雄,獵取一個敵首可抵得上二十頭山豬的功績,這是一段被刻意遺忘的台灣歷史。 早上 05 : 57 到達內獅村,與兩位排灣族獵人孔家兄弟會合,此行邀請到 74 歲老人家周朝明帶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