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元青花創燒滿池嬌實物賞析〉
相片解說:1.“元官窯滿池嬌青花碗”呈色濃豔深沉。波斯進口鈷料“蘇麻離青”成分是高鐵低錳含硫和砷,所繪青花濃艷處常帶有紫褐色或黑褐色斑點之色素沉殿(但也有精細之作),這一點和明代的蘇青有別!2.滿池嬌鴛鴦圖案放大。鴛鴦臥蓮紋是影響明、清彩繪瓷器中盛久不衰的紋飾。3.碗內可見拉坯遺留粗砂刮痕;由於元代的胎土淘練不精,胎質較粗並有細小的氣孔(砂眼)與雜質(褐斑),碗內外常見拉坯工藝遺留粗砂刮痕。4.碗心水草紋。5.底足工藝特徵與底部窯裂。6.開光內以竹篾刻划皇帝御衣滿池嬌圖案。7.“元青白瓷滿池嬌大花瓶”。
元末孔齊《靜齋至正直記》卷2〈鐃州御土〉:「鐃州御土,其色白如粉堊,每歲差官監造器皿以貢,謂之御土窯。燒罷即封土,不敢私也。」顯然孔齊描述的是泰定帝(1324-1328年)至文宗(1328-1332年)的景象,元代後期景德鎮瓷器燒造盛極一時,湖田窯主要生產的青白瓷往往刻划有圖案,陶工將製瓷工藝與中國繪畫結合,代表了當年高超的制瓷工藝和繪畫水準。元代以前的景德鎮燒瓷史,歷來就是以燒製素瓷為主,白瓷更是出眾,這種白色瓷石原料,也只有江西所專有,青白瓷的發源地湖田窯,為以後景德鎮成為全國製瓷業中心奠定基礎;元朝政府為了發展經濟,十分重視海外貿易的發展。透過海外貿易,西亞伊斯蘭地區低錳高鐵的進口料“蘇麻離青”也開始進入中國,蘇麻離青的引進使得青花瓷器發色豔麗,加上使青花瓷器得以展現新的風貌,也為元青花瓷開啟了嶄新的一頁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