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中華帝國末代官窯奇葩〉
多少人都在睜大眼睛到處尋覓,淘寶、捉寶並非不可能,但卻千不達一。 2003 年中吾僥倖搭上末班車,在北京文物市場中淘到一件居仁堂製細瓷,陳重遠《古玩談舊聞》談及仿製官窯瓷器先驅郭葆昌之軼事,再參考文獻應該是袁世凱洪憲官窯 “ 開國瓷 ” 無誤,為 “ 考據 ” 提供重要的實物見證 ( 證據 ) ! 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,每天夜晚在「雪堂」讀書,窗外聽他讀者的姑娘,就是唐朝時栽種的梅樹花仙荷柳,他十分珍惜這棵老梅,它和一般梅花不同,花像杏花帶有桃紅的顏色,每一個花蒂上都開三朵,一棵樹開上幾千朵花,更怪的事還有,每一朵花兒都能結出三個籽兒呢! 東坡賞著花禁不住吟誦出這首〈詠紅梅〉詩: 怕愁貪睡獨開遲,自恐冰容不入時; 故作小紅桃杏色,尚餘孤瘦雪霜姿。 寒心未肯隨春態,酒暈無端上玉肌; 詩老不知梅格在,但看綠葉與春枝。 詠梅畫梅流露民族意識,梅花素以傳遞報春氣息著稱, “ 居仁堂 ” 款細瓷行楷題詠詩,有文人睥睨天下的豪壯氣勢,表現詩書畫的文人心境。另一首〈詠菊〉不知作者是何人,有「采菊東籬下、悠然見南山」這樣的化境,且說 “ 居 ” 與菊字相通,喜鵲與鷺鷥成雙寓意 “ 仁 ” ,洪憲瓷雖不足百年堪稱 “ 稀世瑰寶 ” ,保存至今實屬不易,故作詠嘆詩: 路路蓮科雙喜圖,工筆花鳥仿胡軒。 詩書畫藝合一琮,東坡難得詠紅梅。 富貴繁華到了底,洪憲曇花留奇葩! 1914─1915 年間袁世凱的憲政顧問,美國人古德諾 (F.J.Goodnow) 鼓吹中國有特別國情,不宜實行民主政治。 1915 年 12 月 12 日袁世凱公然宣佈在中國實行帝制,自封 “ 中華帝國 ” 皇帝實行獨裁專制, 1916 年改為中華帝國元年,年號 “ 洪憲 ” 。依照專制慣例登基稱帝必燒瓷器以資紀念,袁世凱派親信郭葆昌 ( 號世武 ) 經營燒造事宜,郭葆昌帶著原清宮所藏的專用釉料到景德鎮後,重金聘回原御器廠在造型、上釉、繪畫、填彩、焙燒之名手,由著名陶瓷家鄢儒珍負責,不惜工本地燒製了一批高級瓷器。其技法系仿琺瑯彩瓷集詩書畫於一器,底款為篆書 “ 居仁堂製 ” 紅釉款。不料 “ 洪憲 ” 年號僅存在 83 天就被廢除,帝制復辟閉幕後御窯旋即瓦解。 據北京故宮陶瓷專家吳玉璋 ( 後隨押運國寶來台灣 ) 追憶,當年郭世武親口跟他説落「居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