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6)兼聽則明 偏信則暗

上月 14 日網友寄來的信:您好,我是一名加拿大多倫多華人,網上拜讀過您很多部落格的文章,受益非淺。上周在安省一小城的古董店,我碰巧淘到了疑是雍正琺琅彩藍底山水畫的茶壺。上網搜尋後發現台北故宮博物館有一類似收藏,不知您能否幫我看看附件的圖片,估計一下它的真偽,是不是一個流失國外的真品。我知道光憑照片鑑定是困難的,但是我想您是這方面的專家,憑您的經驗或許能給我一個大概的可能性? 8 月 15 日答覆: “ 雍正年製 ” 款為標準宋槧体字,無誤 ( 有可能是電腦款 ) !因相片不清,疑是用手機拍攝再放大,胎料用彩都無法判讀,請用 500 萬畫素以上相機重拍再寄來 ( 包括壺內挖孔 ) ! ( 回覆:您說得很對,我用的是 iPhone4S 拍的照,所以不清楚,我現在正在度假,沒法親自照像。過幾天回多倫多一定用高清晰度的相機重照。再次感謝!謝謝您的回復,武老師! ) 察看網上雍正年製琺瑯彩瓷的數量非常多,發現日本有件類似的瓷瓶 ( 如 圖 ) ,仿雍正琺瑯彩白胎黃鸝鳥瓶,題詩:「風來花自笑,枝頭鳥和鳴。」末接 “ 旭 ” 、 “ 映 ” 連章小印,為民國老仿常見特徵 ( 註:詩句前後有三個胭脂紅小章是鑑別真偽的重要關鍵 ) ;民國之前除了皇帝以外,民間對「古月軒」瓷一無所知!直到 1914 年古物陳列所成立 ( 故宮博物院前身 ) ,武英殿第一次公開展出琺瑯彩瓷,早期仿製品只能憑記憶造假,所以民國老仿的 “ 分身 ” 不值錢。古月軒瓷的鑒賞知識水平,很容易引起玩瓷同好們的興趣 ( 關注 ) ,雍正官窯瓷器最喜歡燒造鳥禽吉圖,鵪鶉被視為吉祥鳥,畫兩隻鵪鶉與牡丹花配成 “ 富貴雙安 ” ,繪九隻鵪鶉和一隻長尾雉,寓意 “ 久安長治 ” ,賞鑒藝術品要先理解這些裝飾元素背後隱藏的意義。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 “ 清雍正琺瑯彩松竹梅橄欖瓶 ” ,立件高 16.9 公分唯有此一件啊!玩瓷堅持 “ 實踐 ” 最困難,鑑定文物 “ 辨偽易、認真難 ” ,總要揣摩再三、慎之又慎,試圖找出偽仿破綻,如圖示詩文粗俗 “ 望一眼 ” 即知是假的,加上繪成黃鸝鳥與雍正瓷器的精美度與風格都不及,就更確定贗品無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