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千古絕唱帝王爵杯無上榮耀〉

明代成化官窯仿青銅爵器型,創燒的黃釉瓷爵杯藏品的價值定位?漢族禮儀的儒家經典《禮記・禮器》記載:「宗廟之祭,貴者獻以爵,賤者獻以觚,尊者舉觶,卑者舉角。」由此可見“爵杯”禮器也,在祭器中之重要地位。 明洪武二年( 1369 年)設“御器廠”(清改稱御窑廠)專門製作皇家用瓷,《大明會典》有“祭器皆用瓷”的記載。 南京博物院藏有兩只洪武白釉爵杯,景德鎮珠山出土永樂甜白釉爵杯(圖 4 ),不難理解明代為祭禮燒造瓷質祭器的史實。 成化窯以瓷器為祭禮用器物,所燒造的 “成化窯黃地萬字雲鶴紋三足爵杯” (圖 1 ),酒具上刻“雲鶴紋”就非一般臣民所能使用,祖形源自古代飲酒之器青銅爵,早在中國殷商和西周流行的酒具;「爵」的命名始於宋人,甲骨文中亦有此字,形制特徵為有較深的筒狀腹,口緣前有傾倒液体用的長流口,稱“流”,後有呈尖狀的“尾”,流至口緣上立有兩個“柱”,器腹左側有個手執的把手,通稱為“鋬”(註:古代爵飲器鋬在右側),腹底有三個尖而高的“足”,地位尊貴的人用爵,天子分封諸侯時,賜給受封者的一種賞賜物。再後來「爵」就成了“爵位”的簡稱,如「加官進爵」即由此而來。 本文分享筆者收藏的四只“顏色釉”三足酒具(圖 3 ),口長 15.2 公分、寬 7.6 公分、高約 10 公分、重量 150 至 160 公克;黃色的華貴、紅色的熱烈、藍色的深沉、紫色的神秘,都令人神往。青銅禮器可謂中國古老文明的標誌,在祭祀、宴饗、喪葬以及征伐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器具,其使用規格有嚴格的等級限制,再看看黃釉爵杯裡外都是全黃色,足以表明使用者是明憲宗朱見深( 1465-1487 年在位),腹底“大明成化年製”六字楷書款(圖 2 )。 成化瓷器在大明一朝算得上精彩絕倫,在中國陶瓷史上也留下了濃重的一筆,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不為過。